新疆都市报 > 汽车 > 新车推荐 >

汽车行业竞争门槛再提10%

发布时间:2019-08-17 07:37来源: 网络整理

  汽车产品质量是一道门槛。

  “产品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车企产品首先要跨过一定的质量门槛,才有成功的可能性”。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向表示,“而且现在不是你有没有跨过这道门槛,而是是否够快跨过这道门槛”。

  8月8日,J.D.Power(君迪)发布2019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显示,今年行业平均新车质量得分为95个PPH(每百辆车问题数),比去年减少10个PPH,提升幅度高达10%。中其中改进幅度最大的是车身内装(减少2.9个PPH)、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减少2.9个PPH)和座椅(减少2.2个PPH)。

  J.D.Power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跟踪研究显示,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新车质量在经过5年平稳期之后,终于在今年车市销量整体不佳的情况下,取得了大幅进步。美国市场也曾在经济困难的2008~2009年间,新车质量大幅提升。

  这些提升的质量点,为在存量市场中艰难“厮杀”的车企们提供了增量。

  研究包含的67个汽车品牌中,64个品牌都改进了10个PPH。但因基数不同,其中28个品牌,PPH改进百分比为9.8%,其余36个品牌改进率则为8.8%。这1%的差距,与市场份额变化成正相关。改进率较高的品牌在今年从“后进”品牌中抢夺了9.3%的市场份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行业整体新车质量明显改观,但一些消费者集中抱怨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今年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20个问题共产生51.4个PPH,高于去年的49.9个PPH,且其中12个问题点的表现比去年有所退步。

  对此,蔡明向解释:问题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说明之前PPH值低于1的偶发性问题都消失了。这背后是随着车企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在制造工艺、质量管控流程上下功夫,带来生产稳定性提高,自然解决掉偶发性问题,而且对成本影响不大。

  而目前集中的新车质量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则是由于其或如动力性和油耗属于天然冲突;或如静谧性、异味等问题解决需大额增加成本。

  这意味着需要厂商就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间进行平衡。我们不推荐使用成本叠加的方式去解决,而希望用更科学,更工程化的方式去就解决。从工程化的角度来说,噪音,气味的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比较难。”蔡明表示。

  此外,分品牌来看。

  自主品牌质量显著提升:虽然自主品牌问题数为所有品牌最多,但与自身相比进步明显,问题数从去年的115个PPH下降至今年的101个PPH,进步幅度为12%,且八大问题类别中的七个类别均有进步,唯一退步的问题类别是发动机/变速系统(增加2.1个PPH)。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继续缩小:过去三年中,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平均质量差距保持在14个PPH,今年两者的差距缩小至9个PPH。

  奥迪(73个PPH)荣获豪华车细分市场新车质量第一名。雷克萨斯和保时捷(76个PPH)在豪华车细分市场新车质量中并列第二名。

  东风悦达起亚(83个PPH)摘得主流车细分市场新车质量第一,MINI(86个PPH)排名第二,北京现代、广汽本田与吉普(89个PPH)并列第三。广汽传祺(90个PPH)连续第七年获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朱世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