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健康 > 疾病专题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22 16:46来源: 未知

1、吸烟:综合国内资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吸烟史者占60%-95%。烟草含有尼古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产生血管损害。Erb等曾用烟草浸出液进行动物实验能引起血管病变。Harkary等用烟草浸出液作皮试,发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阳性率(78%-087%)明显高于正常人(16%--46%)。

  2、性激素:本并多发于青年男性,国内外报道占97.5%-98.2%。据报道,前列腺素E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如前列腺功能紊乱或在青壮年时期,频繁的性生活使前列腺素随精液而大量丢失,以致前列腺素相应减少,就有可能促使周围血管舒缩失常,血栓形成,继发炎症。

  3、寒冻、潮湿:据国内资料统计,有寒冻史者占57.9%。长期寒冷刺激血管痉挛,致使血管炎症变性,内膜增生变厚以及血栓形成。

  4、外伤:外伤引起血管损伤,或因外伤刺激神经感受器,进而引起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其逐渐丧失对则血管的调节作用,引起血管痉挛,长期痉挛而导致血栓阻塞。

  5、血液凝固性增高因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减慢、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但在发病机理上,血液与血管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有待研究。

  6、免疫学说:近年来研究显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有特殊的抗体存在。有学者认为本病是在烟草过敏和其他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认识:中医认为本病内因主要是情志太过和房劳损伤。外因主要是感受寒湿之邪、外伤及特殊之烟毒。主要机理为情志、房劳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外感寒湿、烟毒或外伤,内外合击,致气滞血瘀,脉道阻塞而声本病。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发生在中、小动脉,以下肢血管为主,病情进展可累及上肢,如胫前、胫后,尺、桡动脉或腘、股、髂动脉;累及心、肠、肾等内脏血管较罕见。Shirinoyc等对19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两侧股动脉造影,对其中105例210条肢体动脉造影类型进行分析,显示胫前、脓后和腓动脉闭塞分别占90%、80%和50%,有40%的患者除小腿动脉闭塞外,股、腘动脉也受累,股、腘动脉病变系由小腿动脉病变向心端发展而成。约40%小腿血管闭塞类型两侧相似。

  病理变化主要是非化脓性全层血管炎症伴血栓形成和管腔阻塞,而且呈节段性,节段之间内膜有正常血管,病变和正常部分的界线分明,其病理变化分为3期。

  1、急性活动期 为急性全层血管炎症,有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细胞广泛浸润。内膜可发现内皮细胞增生,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内膜弹力层完整;中层有纤维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扩张,肌肉层完整;外层有广泛性纤维细胞增生。血管腔内血栓含有许多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病同时伴行的静脉和浅静脉也可发病。

  2、消退期 急性炎症消退,炎性浸润细胞全部被淋巴细胞代替。动脉内弹力层增厚;中层布满滋养血管,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外层纤维组织增生,含大量成纤维细胞。

  3、稳定期 炎症基本消失,机化血栓被纤维组织代替,有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可使血栓机化再通。中层完整,血管壁和内膜结构仍保存,内弹力层可增厚。病变后期,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呈广泛纤维化,动脉、静脉和神经被纤维组织包绕形成一节段闭塞的硬索状。

  静脉受累时的病理变化与动脉相似,但内膜层和血栓周围有较多的巨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层有更多的成纤维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外层则有广泛的成纤维细胞增生。

  在血管内由血栓造成闭塞的同时,侧支循环可逐渐建立,但常呈不完全代偿。因此,肢体处于动脉供血障碍状态,表现为组织慢性、进行性缺血表现,肢体皮肤萎缩、干燥,汗毛脱落,指(趾)甲生长慢,畸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皮下脂肪吸收或纤维化,甚至累及神经,产生神经纤维化、神经炎,神经与其细胞体分离变性。后期可发生组织坏疽。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疾病症状

  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典型症状有间歇性破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足趾有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静止痛)。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

  (一)疼痛: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刺、烧灼、麻木等异常感觉。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肢体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即出现缺血性疼痛。轻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产生间歇性跛行的机理一般认为是血液循环障碍时,肌肉运动后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也有人认为,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动脉压降低,肢体运动时,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压力超过肌肉内动脉的压力,使局部血流显著减少,从而引起患肢疼痛。重者即使肢体处于休息状态,疼痛仍不能缓解,称为静息痛。此时疼痛剧烈、持续,尤以夜间为甚。患肢抬高疼痛加重,下垂后则略有缓解。患者常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下垂于床旁,以减轻患肢疼痛,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体位。一旦患肢发生溃疡、坏疽、继发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二)发凉,皮温降低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发凉的程度加重,并可出现动脉闭塞远端的肢体皮肤温度降低。

  (三)皮肤色泽改变:患肢缺血常使皮肤颜色呈苍白色,肢体抬高后更为明显。下述试验有助于了解肢体循环情况:①指压试验:指压趾(指)端后观察局部皮肤或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如果松压后5秒钟皮肤或甲床仍呈苍白或瘀紫色,表示动脉供血不足。②肢体抬高试验:抬高肢体(下肢抬高70~80°,上肢直举过头),持续60秒,如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皮肤呈苍白或蜡白色。下垂肢体后,皮肤颜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秒延长到45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片状。肢体持续处于下垂位时,皮肤颜色呈潮红或瘀紫色。③静脉充盈时间:抬高患肢,使静脉排空、瘪陷,然后迅速下垂肢体,观察足背浅表静脉充盈情况。如果静脉充盈时间大于15秒,表示肢体动脉供血不足。此外,部分患者受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可出现雷诺综合征,表现为指(趾)皮肤苍白、青紫、潮红间歇性改变。

  (四)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40~50%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可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发作时,肢体浅表静脉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和压痛。2~3周后,红肿疼痛消退,但往往留有色素沉着。经过一段时间,相同部位或其他部位又可重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尚未出现肢体动脉搏动减弱和肢体慢性缺血征象时,已经存在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因此,有人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看成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前驱表现。

  (五)肢体营养障碍:患肢缺血可引起肢体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皱裂;汗毛脱落、出汗减少;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肌肉萎缩、肢体变细。严重时可出现溃疡、坏疽。溃疡、坏疽常先出现在趾端、甲旁或趾间,可因局部加温、药物刺激、拔甲、损伤等因素诱发。开始多为干性坏疽,继发感染后形成湿性坏疽。根据溃疡、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I级,溃疡、坏疽局限于趾(指)部;Ⅱ级,溃疡、坏疽超过跖趾(掌指)关节;Ⅲ级,溃疡、坏疽超过踝(腕)关节。

  (六)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根据病变累及的动脉不同,可出现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尺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需注意,约有5%的正常人足背动脉先天性缺如而不能扪及搏动。尺动脉通畅试验(Allen试验)可鉴别尺动脉搏动未扪及者动脉体表位置解剖变异和动脉闭塞。方法是抬高上肢,指压阻断桡动脉后,重复握拳数次,促使静脉回流。然后将手放至心脏水平,如果尺动脉通畅,手指和手掌皮肤迅速转为粉红色(40秒内)。反之,只有解除桡动脉指压后,皮色才能恢复正常。尺动脉通畅试验还可了解尺动脉搏动存在者尺动脉远端通畅情况。方法同上,如持续指压阻断挠动脉后,手指保持苍白色,提示尺动脉远端闭塞。应用同样原理,可以了解挠动脉有无有闭塞性病变以及挠动脉远端通畅情况。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疾病诊断

  1、动脉硬化闭塞症:其特点是男女都可发病,年龄多在45—40岁以上,不一定有吸烟嗜好。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有硬化表现,如冠状动脉,肾动脉、眼底动脉,颞浅动脉等。在大血管部位可能闻及血流杂音,但无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病变位于下肢较大动脉,多数是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其次是胫后动脉,很少侵犯上肢动脉。血液学检查显示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浓度升高。X线检查可显示动脉有钙化斑点;动脉造影显示管腔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如虫蚀样。阻塞远段动脉可经侧支血管而显影,呈显著扭曲现象。病理检查中动脉中层和内膜均有变性,静脉未受累。

  2、雷诺综合征:其特点有,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发病部位在上肢的手指比下肢的足趾多见而且对称性侵犯病;桡动脉、尺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3、糖尿病性坏疽:肢体出现坏疽时,都应联系到糖尿病的可能性。由糖尿病造成的坏疽,都有繁渴,善饥和多尿等糖尿病史,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坏疽疮面常呈湿性肿胀。

  4、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本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肢体可出现类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缺血症状。其特点是:病变广泛,常累及肾、心脏、胃肠道等动脉;出现皮下结节循动脉行经而犯病;化验检查呈高球蛋白血症;活动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5、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与原发性类型几乎完全相同,只有等到前者出现动脉功能不全时,才能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