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健康 > 生活保健 >

湿热体质者不宜吃温热食物

发布时间:2023-02-28 12:25来源: 未知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哪些食物能够提高免疫力。民间有人认为吃狗肉可以大补。不过,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并未将狗纳入其中。且农业农村部表示,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这意味着狗肉或将被禁食。那么,真正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健康食品有哪些,又该怎么吃呢?
 
    “野味”毒害物质较大 营养成分并无优势
 
    不少人认为野生动物味美、营养、健康。事实真是如此吗?
 
    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可知,肉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铁)。因此,即使是野生动物,在营养成分的种类上并没有优势。含量上,野生动物蛋白质在10%~20%,脂肪除猪肉因为包括肥肉而显得特别高,野生动物与其他畜禽类相比,各营养素的含量,相差没有特别巨大。所以,食用野生动物不会带来任何生理机能上的提升,也不会有任何特殊的营养元素。
 
    恰恰相反,野生动物由于生存环境的复杂和恶劣,大量自然界无法分解的化学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复杂性变化,越来越多地留存在野生动物体内。而积聚效应又使浓度日益增高,可见,野生动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实际要比家禽家畜大得多。比如我们熟知的蝙蝠,身上就携带超过100种各类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都在其身上存留过。
 
    湿热体质者不宜吃温热食物
 
    自古民间有“狗不上大席”之说。据说那时狗肉是非常低廉的菜品,且上桌后非常没有面子,只用来供奉神明。如今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人家中养起了宠物狗,吃狗肉在爱狗人士看来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此,大家也将目光转向其他家禽。
 
    每到三伏天,像伏鸡之类的温热食品能补虚助阳,温里散寒。对于平日阳气虚、畏寒怕冷的人来说,三伏天吃点温热食品,的确可起到温补、祛寒湿的作用,符合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保健原理。但对于阴虚体质者来说,平日出现手脚心发热,面潮红、易烦躁、脾气大的人,以及有甲亢、结核病、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者,吃伏鸡等温热食品则要慎重,最好少吃或不吃。
 
    中医讲究“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温热食品适宜于阳虚体质者。湿热体质的人若吃温热食品,容易导致上火,尤其是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吃。常言道孕妇“怀揣一盆火”,孕妇常有热像,也不宜吃。即使是体质适合的人,进食温热食品也要分时节,如天气炎热时不建议吃。
 
    近年来,吃狗肉引起中毒或传染病等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是病死的动物,或者是被毒杀的动物,吃了后可直接损害健康。
 
    做到营养均衡,吃动平衡
 
    回归到食物本质上,到底吃什么、怎么吃才更健康,人体免疫力才更强呢?
 
    首先,应保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相比“野味”,鱼、禽、蛋和瘦肉足可提供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维A、B族维生素等,有些还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因为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可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
 
    其次,要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成年人每天7~8杯水(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成人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此外,注意吃动平衡,体重达标。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