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承从家庭开始专家热议茶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发布时间:2019-06-24 21:51来源: 网络整理中新网6月24日电 “茶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无论在文化传承上,还是国际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今生活在科学化程度很高的社会,茶也需要创新性、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看来,茶也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日前,在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指导,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主题沙龙活动上,阎晶明表示茶文化和当代生活之间,有时候也有矛盾。
6月22日,“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
“比如说喝茶到底会不会影响睡眠?我们中午12点以后还能否喝绿茶?是不是喝红茶就不影响睡眠?”这样会导致在一个家庭里即使饮茶品味相同,对于喝茶的观念也会产生分歧。阎晶明举例说道,“再比如,大家都知道不能用茶送药,那么吃药前能不能喝茶?吃完药能不能喝茶?或者今天吃药是不是就不能喝茶?”阎晶明认为,这种矛盾并不是说茶本身带来的,人们对于喝茶的观念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茶也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茶文化流传千年 传承最是关键
茶文化流传千年,传承最是关键。几千年来,有人小心呵护着祖辈留下的茶园,有人拿起了父辈传下的制茶工具,有人则端起了代代相传的茶杯……茶文化传承千年的背后,是家庭的耳濡目染,更是环境的潜移默化。
在主题沙龙活动现场,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讲述了自己与茶的渊源。“茶和中国人有不解之缘,跟说书人更是了。”刘兰芳说,她一辈子跟茶打交道,已有70年。刘兰芳介绍,在茶馆说书,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现在在全国各地,不管是哪里,只要有说书人就有茶馆,先沏茶、后说书。“听书得平心静气,喝着茶、静下心,听说书人娓娓道来,讲述中国故事。”刘兰芳说。
新时期如何传承茶文化?著名人文学者李汉秋认为,茶如何走进千家万户,传统节日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茶饮产品走进传统教育,由传统教育走进家庭,这样把我们的茶文化就可以大大发扬起来。”李汉秋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很多都跟茶有关。“我们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茶饮,都有自己的茶诗。”李汉秋介绍,元宵节猜的灯谜里有专门的茶谜;端午的时候天气热,需要祛湿祛燥,茶饮又成为一个很好的饮料;在古代,种子发芽,就意寓着爱情的忠贞,所以中国的情侣在七夕节往往以茶作为信物。“诸如此类,中国的各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所特有的饮茶、品茶之道。”
6月22日,勐库戎氏博君熟茶举行产品发布。
作为传播学的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一直致力于文化与传播方面的研究。茶作为文化的一个代表,如何从传播的角度进行传承?郭媛媛认为,要形成传承策略的年龄、品质和品牌的差别策略。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接受的文化和感受是不一样的;茶的品质需要有大众化的层面,也要有更多高端的层面;茶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包括价值的重构、内涵的再建和品质的维护。“在当下茶文化变成一种产业的时候,需要一种专业的运作。”郭媛媛希望在今后的茶产业建设中,能够做出精品工程。
普洱熟茶创新工艺亮相北京
在主题沙龙活动现场,勐库戎氏博君熟茶举行产品发布,独有焦糖香、花果香的新型熟茶获得了现场诸多茶友的认可和赞誉。据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戎玉廷介绍,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普洱熟茶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茶类。普洱熟茶通过窝堆发酵,口感柔和,还因产生茶褐素、可溶性多糖等成分,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然而,也正因窝堆发酵,过去的熟茶有“堆味”,滋味比较单一。
“这种‘堆味’,一些茶客不易接受,同时滋味单一也满足了茶客味蕾体验的需求。”戎玉廷说,他一直希望做一款茶客一喝就能接受的熟茶,同时保留熟茶柔和且具保健功能的优点。他透露,经过十年研究,勐库戎氏创新熟茶发酵工艺,不仅实现新熟茶没有“堆味”,还让其既有备老熟茶的醇厚,又有上品生茶的回甘生津。他希望,创新工艺的熟茶引领普洱熟茶新风向,并给云南普洱熟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