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健康 > 生活保健 >

注重保持和维护肝脏的健康

发布时间:2020-11-10 10:41来源: 未知

古人在几千年前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怎么坚持不治已病治未病做好预防呢?从经络上讲,具有预防作用的脏腑在肝脏,因此,坚持日常对肝脏地自我保健治疗势在必行,通过不断的调整肝经,胆经,使肝脏经常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祖国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但除心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就是肝脏。《素闻.灵兰秘典论》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意思说,肝是带兵打仗,帮助出谋划策的将军。从这句话可见肝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黄帝外经在《肝木篇》中又讲,人体应以肝为中心。它依据五行生克化制关系,说明了肝木与五脏的生理、病理的联系。在生理的情况下,肝木为脾土之制,为肺金之克,为心火之母,为肾水之子。在病理的情况下,若肝郁,必殃及五脏,产生一系列病理上的变化,肝气郁结乃为各种病机转之根由。
要保证肝脏的健康,就要了解肝脏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明确肝脏在脏腑当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坚持运用中医的外治法自治。
肝风内动,病证名。指肝风不因外感风邪而动者。泛指因风阳、火热、阴血亏虚所致,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岫云按:“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 ,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肝风内动可分虚实,虚证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实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经常调整肝经有如下几大好处:
1、 心主血,但血的运行也受气的制约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的气机调达,关系到血的运行。《明医杂著.医论》薛已著,“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指出了肝主疏泄能辅助心气的发动,使血行有利,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2、 肝脏内富含血液
古人称肝为“血库”、“血室”、“血海”等称。肝贮藏血液,一是肝脏本身能储备大量血液,以供机体各部活动所需。二是肝中藏血营养自身,保持肝脏的柔和,制约肝之阳气。如果肝贮藏血量不足,而致肝血虚,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血液的营养,如果不能制约肝的阳气升动,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3、 促进消化
脾胃消化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脾的生清和胃的降浊功能是否协调平衡。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能够促进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肝主疏泄对脾胃消化功能,对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唐容川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失疏泄,可影响脾之升清,可表现为肋骨胀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等,称之为肝脾不和;若影响到胃之和降,可见嗳气、食欲不振、腹胀、吞酸、呕吐等病症,称之为肝胃不和。
4、调节男人排精与女人月经
精的闭藏在于肾,而男子精液溢泻则由肝疏泄功能控制与调节。肝疏泄条达,经络通畅,则精窍启闭有常,精液藏泻有度。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经脉不舒,精关失启,则表现为精出量少或不射;若肝郁日久化热,相火妄动,疏泄太过,又可发生遗精、早泄。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妇女的生理及病理。其中“肝主疏泄”维系着女子月经和排卵,使经、带、孕、产、乳得以正常。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肝体阴而用阳,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血量的生理功能。妇人以血为基本,若素体多郁,或七情内伤,则肝的功能失常,影响冲任,可导致月经病。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讲道:“肝经一病,则月经不调”,肝主疏泄与月经病密切相关。
5、收摄血液
“肝藏血”之藏还含有约束、固摄之意,所以,“肝藏血”有固摄血液的作用。这一作用,古人已有论之,《卫生宝鉴》中说,“夫肝摄血者也”。《女科准绳》引薛已之言说,“肝虚不能摄血也”。因此,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各种出血,这在古籍中也有大量记载。如,《素闻.举痛论》中说,“怒者气逆,甚者呕血。”古人在治疗上强调吐血要以治肝为主,“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矣。”
6、 调节血的流量
唐.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说明人体各个部分血流量的增减与肝脏藏血的功能有关。
人体各部血液流量,常随人体活动、情绪的变化、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进行自我调节。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能把贮藏的血液向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所需;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活动量小,机体各部特别是外周血液需求量也相应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藏受于肝。这说明人体脏腑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如肝主藏血功能失调,就会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出现了血液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也叫肝阴虚,常可见到两眼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减少,甚至经闭等病症。所以,肝脏对血液
7、疏通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的流通,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而通畅气机是肝主疏泄最基本的生理作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就能保持协调。沈金鳌说,“故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往往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疏泄不及,气机郁滞,这种郁滞,称为“肝气郁结”,表现为情志抑郁,胸胁、两乳、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二是肝郁化火,升泄太过,表现为火气上逆,称为“肝气上逆”或“肝火上炎”。病症为头胀脑痛、面红目赤、胁肋胀满、烦燥易怒等。也可出现嗳气、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此外津液输布代谢与肺、脾、肾和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景岳全书窿闭论治》中说,凡气实者,气结于小肠、膀胱之间,而癃闭不痛,当属肝强气逆之证。
8、情志调节
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为七情。《素闻.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情志的产生以及情志上的变化,与五脏的运化功能有关。五脏中除心主神明,对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具有统帅作用外,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作用,对各种精神活动尤其对情感过程中的影响亦相当重要。若肝的生发条达之性不及,必导致疏泄无能,精神失养,此时气机若运行不畅,必然出现气郁为主的病理变化。如,郁郁不乐、多疑善虑、沉闷欲哭等。若生发无制,阳气升腾而上,必致疏泄太过,出现以气血上逆为主的病理变化,甚则出现呕血、晕厥等等。
肝的疏泄功能与情志的变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许多情志上的变化都可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其中以怒为最甚。《灵柩.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肝。”《灵柩.邪气藏腑病形》中说,“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清.沈金鳌说,“惟平肝可以之怒。”不良的情绪变化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只有肝脏得到治疗,才有可能恢复肝的正常疏泄功能。

由此看来,经常揉搓肝、胆在小腿部位的赘肉,点按肝、胆经络,可使肝、胆经脉经常处于畅通无阻的状态,对心脏病、糖尿病、妇科病、血粘稠度增高、泌尿系统等等疾病,将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