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习竟成校方“摇钱树”
发布时间:2019-08-04 23:56来源: 网络整理新华社南京8月1日电题:学生实习竟成校方“摇钱树”——一些职校学生实习乱象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生竹、冯松龄、赵鸿宇
学机电工程的却被安排去卖饮料,送一名学生去企业“实习”能拿上千元“管理费”……实习本是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记者调查发现,有的职校随意安排与专业不相关、不相近的实习岗位,有的职校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出卖”给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应斩断职校实习背后的利益链条,防止“校企合作”成为“校企交易”,让学生实习回归教学初衷。
学生抱怨: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然而,近期,多名来自河北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向记者反映,他们被学校安排到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实习岗位。
该校2017级机电工程系的一名学生说,7月17日,他被学校安排到北京欢乐谷实习,同学们有的在收银,有的在售卖饮料,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
而该校2017级信息工程系200多名学生则于7月16日被安排到北京大兴亦庄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做客服工作。因在这里实习没有工资、住宿条件较差,一些学生不愿意,选择中途放弃。但辅导员告知他们,实习未满16周,会遭到“降年级”或警告处理。
针对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回应称,学生目前只是在欢乐谷体验、了解园区岗位。不少学生则不认可校方的说法,认为校方组织的实习实训与专业相脱离,对提升所学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帮助。
像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学生的实习遭遇并不鲜见。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微博备注为职校学生的用户自曝有类似实习经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今年6月以来就有40多条关于职校实习不对口等问题投诉,涉及山东、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多所职校。
“来一个学生一次性给学校1200元” 学生实习成校方“摇钱树”
近年来,教育部及多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各地各校借学生实习与实习单位、劳务中介机构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收取劳务费、中介费。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职校仍向企业或劳务中介机构输出“学生工”,收取名为“管理费”的提成。
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张敏(化名)介绍,6月份一结束课业,他就与400多名同学被校方安排到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工作是在一条手机生产线上贴元件、拧螺丝、清点、包装等。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多名员工透露,工厂每年会给一些职业学校不菲的费用,招收“学生工”。为了印证该员工的说法,记者以“组织学生实习”名义,向该公司“寻求合作”;该公司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专业不限”,企业会支付管理费,“七八月份用工需求多,来一个学生一次性给学校1200元。”
学院驻厂彭老师直言,目前的实习岗位在专业上的确学不到什么知识技能,但国家有规定,职业院校必须组织学生实习;学校已经把六个月实习期缩短至三个月,不实习毕业会受影响。
职校学生还成为一些劳务中介机构招工来源。“不是您给我们中介费,是我们给您管理费,每生每月保底给学校800元。”当记者以南京某职校相关负责人身份向江苏嘉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咨询学生实习时,对方孙姓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仁宝视讯(昆山)电子有限公司实习岗位。孙经理说,管理费随行就市,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学生具体构成等情况而定,“男女比例、年龄段等都是我们和企业谈判的条件。”
谨防“校企合作”沦为“校企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职业学校将学生随意送到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企业实习,甚至以此牟利,这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教育、人社等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职校实习的监管力度,斩断职校实习背后的利益链条,防止“校企合作”成为“校企交易”。
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季春雷认为,校方应为学生提供充足选择机会,例如实习前组织招聘会、宣讲会,让学生、家长、校方共同参与,筛选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学校不能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对于一些职校向劳务中介机构或企业输送学生获利的行为,教育等主管部门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重要一环,需要校方认真设计,投入相应精力和经费,主管部门要督查职校实习内容和效果。可探索设立职校黑名单制度,将有违规实习行为的职校列入黑名单,每年招生时要对外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