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扶贫纪实: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帮扶
发布时间:2019-07-17 09:44来源: 网络整理当前,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所剩贫困人口多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带领这些人脱贫,更需要“啃硬骨头”的精神和付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100多公里的阳原县东白马营村便是其一。
这个国家级贫困村,有着典型的山区地质,土壤贫瘠、沙石细碎。路旁被雨水冲刷过的土地,泛黄发白。由于土地贫瘠,发展落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离乡打工,失去劳动力的村子,更没了生机。
堪忧的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匮乏,因为缺乏有效的生态环保手段,也没有成型的产业支撑,如同任何一个极贫村庄一样,在生态逐步恶劣、生活环境日益糟糕的现实中,东白马营村的村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平静地接受贫穷,寻不到改善的希望。
如何带领这样的贫困村脱贫?河北龙头企业荣盛发展用一年的探索和实践给出答案。
“答案并不复杂。”荣盛发展有关负责人表示,真扶贫不仅要扶经济上的贫穷,更要扶精神上的贫乏,还要扶环境上的贫瘠,成为贫困村产业和生态的提升者,守护者和营建者。当前,东白马营村的扶贫工作正在持续深化,荣盛发展甚至派了专人驻村进行帮扶。
这一年,东白马营村的人们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正在一步步变好:收入有了着落,生活环境由过去的贫匮混乱,逐渐变为井井有条,心中燃起希望。
住窑洞的村民
东白马营村有多贫穷?非亲眼所见,无法想象。
一年前,第一次到村里的扶贫工作组成员看到的场景是:村里很多村民依旧生活在草泥砖盖成的低矮窑洞里,如同抗战纪录片中的场景。废弃的院内荒草丛生,枯干的树木三三两两散落田间,将贫穷刻在这片土地上。
因为连年雨水的冲刷,很多窑洞已经变成危房。虽然搭上苫布挡雨,砌了砖墙加固,但遇到大雨,仍有村民在院中撑伞避雨,生怕房子在雨中倒塌。
由于土壤贫瘠,即使收成好的时候每亩谷子的产量也只有七八百斤,赶上旱灾、雹灾,产量几乎减半。这里干旱的时候田地龟裂,土硬得种不进种子。整个村子的用水,都要从邻村引过来。
贫瘠的土地、贫苦的生活,让村子里的年轻人纷纷远走他乡。说起村子近几年的人口流失,从外乡来这里教书的樊老师感触最深。
上世纪80年代初,樊老师来到东白马营村任教,当时的学生有几十位。在不大的村中小学,他每天要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挨个班授课,一天转下来累得直不起腰。
“开始还有父母接送孩子的,后来慢慢都变成老人接送,父母基本都去外乡打工了。” 樊老师说,随着改革开放,村里开始有人外出打工,有的孩子随父母离开村子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从刚到东白马营村任教时的几十位,到前年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樊老师在这里结束了他30多年的教学生涯,正式退休。
谈到随父母离开的学生,樊老师表示:“刚开始学生离开也有些舍不得,但面对几十年不变的村子,孩子们应该走出去看看大千世界,学得本事回来建设家乡。”
受先天自然条件制约,东白马营村的发展极为滞后。青壮年纷纷离开这里,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的村子越发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
直到扶贫工作组到来,一切才有了转机。
“一地生三金”
东白马营村的扶贫工作组由河北省工商联、中冀扶贫基金会、荣盛发展共同组建。作为河北省工商联、荣盛发展“千企帮千村”的对口扶贫村,带领村民脱贫的调研工作早在一年前就已开始。
针对东白马营村土地贫瘠、劳动力大量流失、村民常年贫穷、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扶贫工作组通过租赁村民土地、引入畜牧产业、雇佣村里劳力等多管齐下的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创出“一地生三金”的产业扶贫模式。
何为“一地生三金”?
东白马营村户籍在册86户206人,现有常住人口仅剩43户约80人,尚能下地务农的人数约有一半,大量土地闲置。盘活土地成为恢复贫困村经济的第一要素。
经过扶贫工作组与村委会、村民的协商,引入的产业将以土地租赁的方式落户东白马营村,为村们带来稳定的租赁收益。这是第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