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资讯 >

无锡高校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学生!

发布时间:2019-07-19 18:28来源: 网络整理

   目前,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高校不断改进办学思路,走上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目前,无锡共有3所本科院校、11所高等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上做出有益探索,成为推动锡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市委、市政府日前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议指出,无锡既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同时也被誉为近代“全国教育模范第一县”。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共识,通过教育与产业的相融共生、同频共振,厚植优势、赢得未来。

1545791182987079984.jpg

江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做科研

  产业

  从“一枝独秀”到发展共同体,不断深入

  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近年来奔波于企业、高校之间,关注科技成果契合产业发展的有效落地。他说,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学校凭着优势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与相关企业就某个项目进行合作,初步探索产教融合。他笑称:“这类合作是‘一枝独秀’,并不是春,只有春色满园才能满庭香。”

  陈卫介绍,2000年前后,校企“结队”建设联合实验室,学校从单一的技术转让向技术与服务共同转让,实施全流程科技服务。随着合作深入,学校将目光从单个企业拓展至地方产业、园区特色主导产业等方面,成为发展共同体。2016年6月,学校耗资超1亿元建成的江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投入运营,这是新型的“让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大学里”的协同创新模式。目前22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已入驻,引入各类项目经费1.49亿元。

  产教融合的大旗同样飘扬在无锡其他高校内。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新校区落户无锡后,与红豆集团、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知名企业在有关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素有专科“小清华”之称,该校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融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难题。

  人才

  从订单班到中心、学院,持续探索

  企业要提出需求、提供实践场所,参与人才培养; 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教学,校企之间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8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李雨杨准时出现在学校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的五轴联动加工实验室里。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在忙着为南京广龙厨具工程有限公司开发航空餐食自动化摆盘线。李雨杨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半年方知专业知识有限,决定回校深造。

  李雨杨的求学经历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相比毕业文凭更看中技术能力培养的成才观。改革开放40年来,面对产业发展、学生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早期的订单班到人才培训基地、从企业大学到二级学院,锡城各高校仍在不断探索。

  江南影视学院党委书记卢国忠称,2015年8月无锡提出“产业强市”的口号,学院着眼于文化艺术、旅游服务领域,联合北京舞蹈学院、国家大剧院等知名艺术院校的资深专家编创大型多维映像舞台剧《太湖传奇》。今年9月,江南影视组建了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太湖传奇学院,现有200余名学生。“该学院将以打造太湖传奇精品为基础,创作更多的文艺作品,丰富区域文化市场,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高校

  院校自身发展带动全市教育水平提高

  毫无疑问,产教融合下除了企业、学生是受益者,高校同样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江南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从2016至2018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在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六。

  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带动着全市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江南大学校长教师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实践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的继续教育新路,形成了全新的校长教师继续教育格局。2017年9月无锡师范附属实验幼儿园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合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学院风范”的优质品牌园,是全市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一所采取“高校+幼儿园”合作共建模式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