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和项目这样精准落地
发布时间:2019-05-31 22:30来源: 网络整理翻过一道道崎岖山岭,贵州省20个极贫乡之一的贞丰县鲁容乡,就藏在大山的褶皱里。“你看这百香果,可是咱的脱贫希望啊!”贫困户罗照文激动地说。得益于浙江省宁波市的560万元帮扶资金,百香果科技示范园建起来了,专家进村提供技术保障,龙头企业提供保底收购,山里人挣上了放心钱,贫困户年增收2万多元。
“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说。从西南的苗岭侗寨到东北的白山黑水,宁波向结对帮扶地区送资金、送技术、送理念,推动贫困山区稳定脱贫,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两年多时间累计投入12.8亿元,今年将继续推进220个援建项目,让贫瘠土地长出更多新产业。
“输血”变“造血”,让好项目落地生根
脱贫攻坚,成败在精准,选好项目是关键一步。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农村,这首新顺口溜流行起来,其背后,是一个“东兔西移”的新产业。
普安山高坡陡、山多地少,对口帮扶怎么扶?挂职干部进村,一次次调研,想对策、补短板。调研发现,普安农村自然条件适合养兔,而宁波市镇海区有长毛兔技术、产业优势。项目精准对接,251只“浙系长毛兔”搭专机来到普安,从养殖到加工、销售,打造一条全产业链。
蓝顶白墙、整齐划一,南湖街道的长毛兔养殖基地坐落在半山腰。养兔子4个月,贫困户蒋加琴就挣到第一笔钱:“政府给了100只种兔起步,现在已经有300只小兔了!”她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兔子73天就能剪毛,一年剪5次,优质兔毛每公斤能卖180元,一年赚3万元没问题。”
从试验到示范,再到全面推广,长毛兔产业在普安越来越“服水土”。如今,全县建起39个养殖小区,带动农户765户,其中贫困户541户。总投资10亿元的长毛兔产业园落地,项目建成将带动5000户农民增收。长毛兔项目被列为全国20个产业合作经典案例之一。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黑木耳之乡”汪清县也迎来新项目。宁波投入4952万元资金,扶持14个黑木耳项目。鸡冠乡党委书记沈常阔长舒口气:“一个菌包厂,带动511户贫困户,脱贫有底气了!”
“你看,新建的吊袋木耳,菌包能吊起来培养,品质、产量大幅提升。现在订单接不完,已经排到了明年。”汪清县百益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国光,竖起大拇指说:“对口帮扶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新技术、新理念,真是脱贫‘及时雨’!”
有的贫困山区条件差,好项目难落地,怎么办?宁波的办法是“飞地扶贫”:将扶贫项目投向发展前景好的地区,收益流进贫困户口袋。
贵州省兴仁县有6个偏远深度贫困村,土地贫瘠。慈溪市实施“飞地扶贫”,将250万元帮扶资金入股当地红心猕猴桃园区,每年按比例给深度贫困村的贫困户分红。兴仁县扶贫办副主任黄国军算了一笔账:项目投产后,能吸纳35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年增收3200元;每年项目分红12.5万元,还能带动附近102户贫困户增收,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1.5万元以上。
“你有良田,我有市场”,新模式打通产业链
“扫一扫,认筹‘共享稻田’啦!”在宁波,不少市民喜欢上这个新时尚。
去年10月,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到宁波市鄞州区吆喝“共享稻田”计划,将村里的2500多亩稻田,划分成100平方米左右的地块,请城里人认领田里产出的大米。短短三天半时间,250块稻田被认领一空,销售额达240万元。一个月后,第二批1000亩“共享稻田”又被“抢空”,销路一下子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