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要防秋燥侵袭 实用妙招全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0-10-10 16:34来源: 未知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秋季燥气当令,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故外燥致病,首先可以见到肺部症状。如燥邪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
特别是老年人,脏腑本就虚弱,津液不足,又因燥邪的收敛,肺气不得宣发肃降,津液不得布散,因此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表现为咳嗽等症状加重。
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为外燥而兼寒热。温燥兼热,其性属阳,津伤而热是其特征;温燥多见于初秋,热气未尽之时。凉燥兼寒,其性属阴,津伤无热是其特征。凉为寒之始,属秋令之正气,凉燥病发于深秋近冬之时。
三种体质易受侵犯
阴虚、痰湿、气虚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
阴虚体质的人常见表现:体型偏瘦,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此类人耐冬不耐夏,不耐暑、热燥邪。
痰湿体质的人常见表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口粘腻或甜,喜食肥甘油腻,苔腻。此类人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气虚体质的人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肌肉松软不实,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此类人容易反复感冒。
润肺润燥多吃蔬果
秋季可适当多吃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荸荠、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莲藕、银耳等;补充豆类及豆制品,以及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防止秋燥有很大益处。
此外,饮食不宜过于油腻,应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生姜、葱、蒜类,避免损伤人体阴精。
应该定时主动喝水
秋季干燥的气候使人体内水分缺乏,如果适逢“秋老虎”,气温升高,人们出汗多,更易缺水,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要适量适时,主动饮水是预防秋燥的重要环节。
但如果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引发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秋季每日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饮水量以使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特别是在清晨锻炼前和晚上睡觉前都要适量饮水,但一次饮水不宜过多过快,要多次少饮,可以各饮水200毫升,白天的两餐之间可饮水800毫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