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打破信息壁垒
发布时间:2019-07-11 02:53来源: 网络整理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破信息孤岛,统一明确各部门信息共享的种类、标准、范围、流程,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
近年来,北京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打通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两个领域,推进信息共享,加快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6月1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不动产交易大厅,王颖女士拿到新房本后,她在旁边供电公司的用电过户窗口,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办理完成了用电过户申请。“以前办理房子过户之后还要办理用电过户,需要约卖房子的人,再跑一趟供电公司,现在一次办完真是太方便了!”王颖由衷地赞叹。
从4月中旬起,北京市海淀区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同步办理的新举措,让市民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可以一并办理用电过户,省时又省力。
海淀区的探索,正是北京市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方式便利化、智能化的一个缩影。按照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北京90%以上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到2020年底,10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过去担心信息滥用导致不共享,形成“数据孤岛”影响办事效率
在办理房屋过户的同时,把用电过户也一起办了,听起来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以前为什么实现不了呢?
原来,长期以来,由于担心数据共享会导致公民信息被外泄滥用,以及数据信息在批量传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不仅政府部门的数据很难与公共部门共享,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也存在挑战,“数据孤岛”难以打通。“公共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等各环节所涉及的安全主体责任不清晰,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成为各部门不共享、不开放的理由。”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目前,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一些地区实现了办理二手房交易与用电过户一起办理,但实际上很多地区都是将不动产部门和电力部门进行简单的物理集中,因为后台并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多份材料仍然需要在后台经过不同部门流转,难以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在推进公共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既有部分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共享”,也有客观上因数据标准不统一等导致的“不能共享”。“必须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化、智能化。”
作为北京市技术创新高地,海淀区尝试以新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研究,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选定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与用电过户作为突破口,以二手房交易为办事主题,尝试实现不动产登记和用电过户服务的联动办理。
区块链技术加快“一网通办”进程,带来更多“一签即成”高效服务
区块链作为一种安全性高、可促进信息共享互认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电子存证等领域,发挥了数据高效共享、安全传输以及信用支撑的作用。
海淀区决定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一网通办”建设,加快“一网通办”的进程。“海淀区推动不动产登记与用电过户一并办理过程中,其核心就在于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政府部门与电力部门信息共享的问题。”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蒋博介绍,通过信息共享,打通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两个领域,让办事群众“只需跑一次”。这种把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联动办理的做法在北京尚属首例。
负责提供区块链服务技术的中海思源副总经理王惠平介绍,区块链技术拥有的高强度保护隐私、防篡改特性,有助于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可针对实际业务需求,精准调用足以支撑审批的数据。
记者了解到,此次海淀区应用区块链技术,只提供单笔交易信息,购房者在经过人脸识别后,将市民的房产信息共享给电力部门。“‘政企联动、一站办理’举措推出之后,用电过户与不动产过户同时办理,客户无须提供重复资料,只需在用电过户窗口进行签字确认,即可成功办理用电过户,体验‘一签即成’的高效服务。”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经理齐小伟介绍。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群众去专门的供电公司办理用电过户业务需要携带4—6种证件,办理工作时长为5个工作日。“区块链技术打通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的数据壁垒,完成用电过户业务不超过5分钟。”
将建市、区两级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