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大咖齐聚示范区 轨道交通产业再添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9-12-29 20:30来源: 网络整理

中车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揭牌

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发展推进会在青岛城阳举行

微信图片_20191229171313


本报12月29日讯 12月29日,中车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揭牌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发展推进会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领导小组会议在青岛城阳区景园假日酒店举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孙永才,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军,城阳区委书记、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工委书记王波出席会议,城阳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再添新动力。

微信图片_20191229171317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选择城阳就是选择阳光未来。近年来,城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引领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国家使命,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扎实推进“阳光城阳”建设,以高水平的“双招双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形成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加快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抓住高速磁浮产业发展重大机遇, 全力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努力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城阳力量、展现城阳担当。

当天,中车研究院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中车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焊国创(青岛)焊接工程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钛国创(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高速列车技术研究室、中车(青岛)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普鲁茨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室七家近期落户于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科研单位一起举行了揭牌仪式。

微信图片_20191229171158

据了解,中车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院”)是中车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建于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内。作为中车研究院的首家分院,青岛院是中车与青岛市深化务实合作、探索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也是中车研究院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青岛院将围绕技术研究、经济研究、情报研究和管理延伸,在创新中心政策、环境和创新资源支持下,在中车研究院统筹下组织开展产品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并代表中车投资建设、运营共享试验平台,推动“技术集中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创新模式的落地,通过“技术驱动产品”,支撑中车实现“双打造一培育”的战略目标。

本次推进会采用平台化的方式,突出集思广益、体现专业科学,既有全球轨道交通领域的顶尖专家,又有科研院所、著名高校、创新中心、核心企业等跨界代表。中国科学院翟婉明院士、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陈祥宝院士分别就高速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与引领发展战略研究、3D打印与智能制造、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机遇等领域做了精彩的报告,院士们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设计经验令与会者深受启发,现场反映十分热烈。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领导小组会议。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孙永才分别代表青岛市委、市政府和中车集团发表重要讲话,双方交流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下一步加快发展和加深合作的有关事宜。

智慧碰撞探真知,交流共享促发展,来自不同领域的一线实践案例和经验激发了新的头脑风暴,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担当起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国家使命,全力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提供了高度专业、高度可行的有效建议。

轨道交通是城阳的独特优势,承担着引领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使命,这里生产的动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份额的60%,生产的城轨地铁车辆占全国份额的25%。今年以来,城阳区持续擦亮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金字招牌,发挥现有的轨道交通产业优势,发挥创新中心“聚智、协同、转移、辐射、合作”的作用,加快产业集聚,打造支柱产业,探索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制定了打赢壮大产业集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招才引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提升等五大攻坚战,聚力全力唱响“复兴号青岛造”。目前已聚集配套企业200多家,本地配套化率达43%,2019年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2035年前将形成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的5000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正成为全市区域发展高端名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引领高地、全国高速列车装备制造高地、全球轨道交通创新研发高地。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宋新华 通讯员 苟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