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美食经济折射出的城市活力

发布时间:2019-05-18 03:14来源: 网络整理

想要管窥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与文化繁荣,“食”是切入点之一。

如果还停留在“够不够吃”的阶段,那地方必定是缺乏经济基础的。开始思考“好不好吃”“还有什么东西好吃”的问题,一定是衣食无忧、风调雨顺的消费社会才有的苦恼。在这样的地方,美食被赋予了更多属性,乃至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5月15日亚洲美食节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同时拉开帷幕,这四个城市都属于后者。

能吃、会吃,是经济活力的体现。

美食,是天府文化的关键词之一,“国际美食之都”成为成都打造“三城三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成都,餐馆数量达到1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00人。其中,火锅店超过3.2万家。数据充分说明了成都餐饮市场的发达。

支撑成都餐饮业的是可观的消费。1600万成都人,2018年在吃上花掉900亿元,同比增长13.7%,比2017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能吃的城市,经济活力也是不逊色的。2018年,成都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元,GDP增长8%,刷新纪录。与此同时,作为反映城市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位置及融入度的榜单,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18》中,成都连跨两级升至Beta+,保持了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吃变、吃新,是开放交流的成果。

成都人家必备两个赭色的老旧瓦坛,内中各有乾坤——坛沿用水封着,内盛泡在透明液体中的各色瓜菜的,是泡菜;坛沿用油封着,里面猩红色油旺旺的,是豆瓣酱。

老旧瓦坛里的味道,是川菜的灵魂、川人的底色。但美食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地方风味,既是历久弥深的岁月之味,也是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载体。小至个人,大至国家,以美食为媒,跨文明的交流变得美好而流畅。

广袤的亚洲大陆用甘甜的河水浇灌出不同的文明形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在这片大陆孕育而生,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目前,亚洲这片占世界陆地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星罗棋布。亚洲美食节上,透过美食,不同文明的底蕴和内涵重新交织,这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巨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瑰宝,正是铺就“文化相通”道路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