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余震下 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危”与“机”
发布时间:2020-06-09 09:11来源: 网络整理继上海等城市强制生活垃圾分类之后,北京也迎来了垃圾分类大考。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背后,北京垃圾分类进展如何?政策号召下,经历疫情阵痛,含苞待放的食物垃圾处理器行业又将以何种方式重振旗鼓抢夺市场先机?
疫情余震下,政策落实任重道远
据京东商城数据统计,仅2020年4月22~24日3天,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搜索量同比增长322%,成交额增长了近3倍。其中,21%的成交额均来自北京。究其原因,主要因北京垃圾分类政策落地实施所致。
毫无疑问,在政策推动下,随着全国城市及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全面建成,食物垃圾处理器行业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促进。但与此同时,从政策本身的落实情况来看,“早规定”并不意味着“高效率”,唯有将政策落到实处,才能让垃圾分类发挥更大效用。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条例》规定,个人若未按分类要求投放垃圾,首次违反规定将被劝阻和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将罚款50~200元。公开消息显示,1月中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就制定印发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和4个配套实施办法,包括十一大类、60多项具体任务,列出了5月行动方案实施之前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电器》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为了给垃圾分类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4月26日,北京市提出并落实了餐饮服务不得主动提供筷子、勺子等4类一次性餐具,宾馆不得主动提供牙刷、梳子等6种一次性用品,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等规定。
在此基础上,为了迎接这次“五一”垃圾分类实施大考,2019年底,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垃圾分类准备工作。但谁也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定的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节奏。
因此,尽管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仍如期发布实施,但受疫情影响,该政策的落实效果不容乐观。从网络热度上看,北京垃圾分类没有成为讨论热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4月29日,微博上的“上海垃圾分类”话题阅读量达9187.5万次,讨论量达到4.1万则,而“北京垃圾分类”话题阅读量仅为339.3万次,讨论量只有581则。
现实层面,分类投放的困难依然存在。以《电器》记者居住的丰台区为例,早在2019年10月,丰台的一些小区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的预热工作,包括将混装桶换为带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宣传等。但据《电器》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让人头疼的垃圾混放问题依然存在。而对于其他城区,通过与房山、东城等多个其他区域相关人员的沟通后,记者了解到,除了极少数区域逐渐步入垃圾分类正轨,多数区域的垃圾分类效果仍处在初期的整治和普及教育阶段。
同时,对于办公楼、餐饮店、商区超市、菜市场等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近日,《电器》记者随机走访了东城区的一家特吉特菜市场发现,虽然目前该市场已采取定点回收方式,响应政策号召,但从监管力度来看,除了有少数标有厨余垃圾的垃圾桶堆放在市场外,并无专人管理。为此,北京市正在逐一加大城市垃圾分类的监管力度。由此可见,在疫情的余震下,从目前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情况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真正做到整齐划一,将垃圾分类政策落到实处,仍任重而道远。
疫情过后,行业发展“危”与“机”并存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对于“涉世未深”且有着较强安装属性的食物垃圾处理器行业来讲更是如此。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到在低迷的经济态势下砥砺前行,快速恢复,不被市场大浪淘沙,是食物垃圾处理器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疫情的出现也加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将有更多人发现并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这对于食物垃圾处理器进入更多家庭无疑是利好因素。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艾默生爱适易亚太区总经理陈剑敏表示,疫情的出现,除了给产品销量降低带来直接的影响,疫情期间的防疫工作,包括员工安全的保障、对整个系统流程的支撑等,也都是特殊时期食物垃圾处理器行业必须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