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房地产市场“稳”后的五位专家“假命题”
发布时间:2019-09-27 16:10来源: 未知
房子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主要资产,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它价值几何。当价格翻倍之后,有房的人和房地产行业的从事者自然是开心的,因此一个伪命题就诞生了——不少人都认为只有房子降价了才是卖房者最害怕的事情,非也!因为没有一个行业是可以一直涨或者一直落的,只要还有可能波动,就有煽动群众的翻盘机会。所以,保持稳定才是一个行业市场做难做到的事情,只要稳定,作妖的人就不再有发挥的余地了。比如前两年,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时候,无论是看涨还是看跌的专家,只要发声就会俘获一大批“信徒”的追捧,搞得人心惶惶。
而今,“房住不炒”深入人心,全民炒房的热潮逐渐褪去,投资理念也变得不再盲目。老百姓成见最大的那几个著名专家教授,多是持“看涨”观点的,因为他们坚信房地产做了20年的龙头宝座不会轻易就让位。为了能够站住脚,他们不惜找出各种牵强的理由充当论据,但老百姓早已不再那么“好骗了”。一些奇葩观点一经传出,就引得购房者笑出声来。网友坦言:这些话一看就是“伪命题”,没人相信了。那么,诸葛小编接下来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专家的5大“露陷”言论。
言论1:限价、限购干扰了市场的自然规律。这很明显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强盗逻辑,难道投资客们人为炒作就不是干扰市场的正常运作吗?面对恶意的扰乱市场,正义的出手阻拦不可或缺,如果放任不管现在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局面。有人说,货币超发会影响房价和房贷利率,但是经过近两年的限贷后,似乎影响并不明显。而且,造成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因为供给不均衡造成的,因此想通过涨价或者降价去库存,可以说是很难了。
言论2:购房需求客观存在,有望进一步增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好的调控手段一定不会是一刀切的野蛮打压,因为这种做法不具备可持续性。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抑制房价,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集中爆发,下一轮上涨可能会比上一轮更加厉害。
所以,“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组合拳”打法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一定循序渐进、细水长流。限价和限购并不是故意刁难刚需,而是希望让一些太过盲目强加杠杆的人可以知难而退,不要一步错步步错,为了房子而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买房还需量力而行,不要一蹴而就。
言论3:离婚率升高就需要更多房子,一套房的需求要变为两套房的需求。更奇葩的是,此教授还大言不惭的延展话题称,有的人有两三个家庭?看到这样不严谨的理由,看客们真的可以笑而不语了。我们暂且认为这是口误,意思可能是一个人有两三套房子,但从房住不炒的思路下去看待这个言论也是有悖于方针的,作为公众人物,是什么样的勇气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误导大众呢?
言论4:国人不差钱,房价并不高。这话怎么说的?现在大城市的住房单价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但很多老百姓的年薪可能不见得有10万,且生活压力那么大,单靠个人能力如何购买?如果一味地向年轻人宣传“啃老”思想,那么无疑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牺牲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想想看,老人养老钱都没有了,会不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而把鹤岗和上海房价做平均值的专家更是脱离现实的胡扯,这样得出的结论高不成低不就,有何意义?
言论5:“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条件不能建的太好,这样有钱人就不会再打它的注意了。这看似是向着低收入者说话,但如此建议显然是在歧视穷人。提出“没有厕所,只有公共厕所”的损主意,试问活在什么年代?农村自建房都有独立卫生间了,城镇建房难道要退步到几十年前吗?那还不如苦一点租房住,所以这点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专家教授之所以德高望重,是因为有其客观正直的职业操守,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想方设法地为企业代言。综上所述:调控主要是针对楼市乱象而定,绝不是为了刁难普通购房者。而增加保障性住房,也是为了分散商品房的热度,给老百姓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必要的基础设施肯定不能少。房价稳定已是大势所趋,“谎言”说的再漂亮也有露出尾巴的一天。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