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房产 > 房产中心 >

行业人士道出企业外迁3大原因,深圳市人大建议设“工业保障房”

发布时间:2019-06-27 12:14来源: 网络整理

深圳制造业企业存在“部分外迁引发整体外迁、龙头企业外迁导致供应链跟随外迁的风险”。6月26日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成为外迁新领域。市人大初审认为,深圳应探索建立“工业保障房”,整片统租社区老旧厂房,升级改造后以优惠价格提供给重点产业的中小企业。

报告: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成为外迁新领域

深圳市政府提交的《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显示,深圳去年新登记商事主体48.5万户,累计商事主体总量311.9万户。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约240户、企业150户,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超过1.4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八成。去年中小企业创造的GDP约为1.1万亿元,占全市GDP的47.8%。

报告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企业外迁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深圳制造业企业受扩张需要、综合营商成本上升、其他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因素影响外迁,存在部分外迁引发整体外迁,龙头企业外迁导致供应链跟随外迁的风险,进而危及深圳产业链的完整性。去年,深圳有91家规上工业企业出现外迁情况,约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累计在深工业总产值599.7亿元,占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5%。

外迁企业存在由中小企业转向部分大企业的趋势,如2006年至2007年外迁工业企业中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仅占4.5%,而近三年外迁企业中,近五成企业为亿元工业企业,其中近三成为大型工业企业;外迁产业由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信息等中高端产业,以往企业外迁主体多为“三来一补”企业,行业领域集中在服装、皮革等传统优势产业,而近年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成为外迁新领域,近三年外迁的192家企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共计27家,占全部外迁企业的37.5%。龙头企业外迁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同步外迁,对城市经济造成影响。

实际上,深圳也在大力推进减负降成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18年全年共为企业减负约1417亿余元,其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约904亿余元,减负最多。

梳理:外迁源于经营定位、成本上升、环境等问题

南都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2018年5月7日,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停产停工。曾在这家全世界精密、光学技术领域的代表日企中担任生产部部长的罗先生,就是去年离职的。据他介绍,由于深圳这边的公司整体都外迁到了越南,所以同事们基本都离职了。对于公司的外迁原因,他表示,现在用人成本在增加,包括厂房租金、宿舍成本、制造业材料费等都在增加,然而实际销售额并没增长,所以导致了在深圳的制造业成本非常高,利润非常小。

罗先生现在和朋友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给制造业企业导入一些适合中国制造的生产模式或生产管理方法,他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一些制造业企业会把总部留在深圳,将工厂迁到周边地区。一部分搬到深圳周边,如东莞、惠州等城市,另一部分搬到广东周边,如湖南、江西等省份。

他认为,部分制造业企业外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定位,深圳的定位是国际科创城市,以金融、互联网以及高端制造业为主。一些厂房占地面积过大的制造业企业,本身就不适合留在用地不足的深圳,也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在深圳的发展。二是以上所述的成本上升问题。三是环境问题。一线城市对环保要求严格,很多制造业企业对环境都有污染,必须搬出一线城市。

专家:企业外迁是危机与机遇共存

“近年主要是房价上涨得太厉害,这个可能以华为研发部门外迁东莞松山湖为代表。”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告诉南都记者,部分深企外迁大约10年前就开始了,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包括用地紧张、用工薪酬高、原材料和能源对外依赖度高等。而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比较优势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只有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增长率的企业才可能在此生存。

彭澎认为,随着深圳企业外迁,其产业结构正在重造。“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投资机构等头部企业有可能在此形成集聚。”他表示,企业外迁是机遇与危机共存,要注意风险,也要辩证地看到恒大等总部迁入的势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也认为,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是其外迁的根本原因,而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外迁也可能与其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有关。对于企业外迁,郭万达提醒要防止企业外迁导致产业链中断,因为一直以来,深圳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产业链的配套很好。“如果是往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迁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内,产业链也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