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工作:深情援助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06-24 14:53来源: 网络整理图为近日聂拉木县城全景。记者 孙开远 摄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给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2016年6月,山东省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带着山东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聂拉木县;
2017年初,聂拉木县遭受雪灾,平均积雪1.3米,给畜牧业造成损失;
2019年初,聂拉木县再次遭受雪灾,平均积雪1.7米,而这次雪灾对畜牧业几乎没造成影响。
3年来,烟台市第八批40名援藏干部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共实施50多个项目,计划内投资1.72亿元,计划外申请资金700余万元,围绕聂拉木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建设雪域高原第一批制度化、常态化的县级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伍,以转变当地教育理念作为对扶贫攻坚的重要撬动,以提高当地抗灾能力、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攻坚为重点,整体带动提升聂拉木县经济社会发展。
2018年,聂拉木县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也将全面完成灾后重建。
给干部群众吃“定心丸”
地震后,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从残破的楼房搬到帐篷,又从帐篷搬到板房,只剩下7张床位,连最基本的阑尾炎、剖腹产等手术都不能做。
面对群众看病就医这一最大民生,烟台市把组团式医疗援藏列为年度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援藏资金先后共投入4000多万元,配合国家灾后重建资金,租赁了场地、建成临时手术室、远程舆论系统,采购了一辆流动手术车和两辆巡诊车,为两个偏远乡建了卫生院,加快恢复全县医疗卫生设施。
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先后从全县选带近30名当地医护人员,以“传帮带”方式培养医护骨干,打造了一支“不撤走的医疗队” ,给当地干部群众吃了“定心丸”。2年多来,先后开展了聂拉木县历史上第一例全身粉碎性骨折手术,第一例剖腹产手术,抢救了第一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
2年多来,聂拉木县门诊病人增长了96%,住院病人增长了92%,实现了“小病不出县”的目标。2018年,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一甲”评审。
从《论语》到《萨迦格言》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诚德人……工作要认真,做事想他人,爱国爱党爱人民,赤情报党恩。”
聂拉木县中心小学教室里,传出一阵歌声。这首歌的名字叫《四德歌》,曾流行于传统文化盛行的山东省淄川地区,改编自莱州市市歌。歌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分别详述做人要“孝”“诚”“爱”“仁”的道理。
《四德歌》彰显的道德标准,出自《论语》,也与藏族人民族传统文化著作《萨迦格言》内容相契合。
援藏干部请专业团队把这道歌翻译成藏语,拍摄成MV,在各中小学播放,在全县广为流传。
据了解,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3年来,烟台市共投入资金3600万元,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恢复并大幅度提升了全县教育设施。经过不懈努力,聂拉木教育系统硬件条件达到了国家均衡验收标准,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2018年,全县有7名小学生考上内地西藏班,实现零突破;超额完成初中升高中计划名额。这两个好消息曾轰动全县。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把波绒乡小学两个高年级的孩子们接到县城,开展高海拔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中到县城就读试点。“我们要让家长们看到,到县城上学的孩子们身体长得棒棒的,学习也好好的。”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聂拉木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杰说。
给牲畜吃“粮”盖“被子”
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市,每到冬季都有大雪降临,俗称“雪窝子”。
位于喜马拉雅南北的聂拉木,每到冬春两季,都有大雪降临,也是“雪窝子”。
正如本文开头所讲,“4·25”震后几年内,聂拉木先后又遭受两场暴雪。第一场雪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损失,第二场雪比第一场还大,却没有对当地畜牧业产生不良影响。
原来,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总结2017年暴雪的经验教训,与聂拉木县委、县政府一起完善了防抗灾预案,出资400万元,购买专为牲畜盖的“被子”和陈化粮等救灾物资。2019年初的那场暴雪后,聂拉木县向牧区共发放299万元的救灾物资,专门用于保障牲畜的温饱。
聂拉木县牧民群众拍着手说:“雪再大也不怕,连牛羊都吃粮盖“被子”,咱奔小康有指望。没有共产党,哪来这样的好事!”
两年驯化“人参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