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商学:让教育不再浮于表面
发布时间:2019-06-13 00:46来源: 网络整理□法制日报《法人》全媒体记者 肖岳
企业大学最早源于西方,是一种通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行为,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大学也备受国内企业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创办企业大学的多是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办学理念和运作机制上则稍显稚嫩。这也导致企业常常陷入既想解决集团内部人才瓶颈问题,但又不敢也不知如何创办自己大学的两难处境。
格局商学联合创始人、副院长兼人才学院院长苏伟认为,创办企业大学是项系统工程,只有企业秉持着先进的观念、科学的运作机制、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才能办好,但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这样的要求显然过于苛刻,而格局商学企业大学项目的出现,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初衷:
解决企业大学落地难
2017年3月,格局商学旗下企业大学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推动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建设全体员工成长的管理教育和管理培训平台,通过互联网专网传输和同步直播的全景沉浸式直播互动教学。使学习不受空间和人数的限制,多企业可同时异地学习,与国内外权威专家实时交流,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全员的共同成长。
6月3日,在格局商学北京总部,苏伟接受了《法人》记者的采访。在同事眼中,苏伟扮演了在经营中冲在市场前线的决策者;而在讲台上则是为企业、企业家传道授业的解惑人,因此他也更被众多企业家亲切地称为“企业家成长的陪伴者”。
谈及企业大学体系的缘起,苏伟说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以此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水平,对抗冲击。但烦琐的教案设计、低转化率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很多企业对建立企业大学望而却步。
“企业大学在西方已有一段历史了,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建的GM学院,是第一所企业大学。”苏伟告诉记者,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多数都建立了企业大学,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企业也逐渐开始尝试创办企业大学,用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比如国内起步较早的海尔大学、联想商学院、亚信商学院等。另外在互联网领域,腾讯学院、百度学院等也都已成立。
虽然国外企业大学成功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将培训与发展目标和组织的战略性需求紧密联结;都设定了企业的教育战略方向;企业都将员工培训作为一项持续的战略流程,而非短期活动。这些措施都是有效提高办学成功概率的关键。而显然对于部分中小型企业而言,仅企业战略教育方向的设定便是极具考验的事情。
“成型教育系统的缺失、企业对于自身教师队伍建立的重视度的缺乏、新课程研发的缓慢,甚至有些企业请个老师来企业内部讲个课走个过场,这些都使得企业内员工培养难以取得效果。”苏伟说,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教育作为主体,让技术为教育服务,回归教育本质,可以有效缓解成长型企业构建完整培训系统巨大成本投入。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不完整,缺少系统性培训产品及高质量的培训师资等问题,同时解决集团企业异地分公司管理培训等问题。
破局:
让教学不再浮于表面
“我们的初衷是将企业大学引入每一个企业。”有别于传统的国内企业大学,需要固定的教学楼,固定的教师团队、课程研发团队,固定的教务团队等高昂成本投入,只要有网络,即便是偏远山区,格局商学企业大学都能帮助企业建立起专属于其自己的企业大学,而这一切的背后,依赖于先进的全景沉浸式直播互动教学系统,使全国百城万人同班同步学习成为可能。
为企业解决了技术支持问题后,如何让企业学员的学习效果得到保障,成为格局商学企业大学团队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据苏伟介绍,除了为学员提供预习资料、学习中进行互动提问讨论、课后考试等全面管理外,为提高学员学习质量,格局商学企业大学还引入了“531”学习法。
“我们要求学员学完之后,首先要总结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印象最深的5个点,并从这5点中挑出3个在未来一个月中可以应用的,最后再选出1个点是可以第二天上班就应用的。”苏伟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员将学习和实践结合,层层推进,从改变工作行为开始,逐渐改变思维方式,因为学习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让每个人的人生和现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