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人类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年龄将会越来越提
发布时间:2022-03-09 00:20来源: 未知
智商悖论的出现,似乎在阐明:人类可能越来越愚蠢了!这也难怪我们在读书时,每位老师都会吐槽说:“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了。
是谁偷走了你的智商?
如果“弗林效应”确实已不复存在,那么,又是什么在令我们悄悄变笨?
其实,身处互联网时代,许多因素都在推动人类迈进“傻瓜”的深渊。
1.走不出的信息茧房
2006年,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发表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首度提出“信息茧房”概念。大数据时代,你喜欢看什么,互联网就给你推什么,慢慢地,就像蚕一般,将自己桎梏于逼仄的“茧房”当中。
近段时间,网络的“瓜”让人应接不暇:从林生斌到吴某某,从东京奥运到阿里丑闻,资讯传播的速度简直比苏炳添还快。通过键盘和屏幕,网友既能激扬文字,又能指点江山,看似像皇帝般日理万机,实际可能仅是一只无法挣脱茧房的蚕蛹罢了。
长期身处信息茧房,人将逐渐失去接触其他信息的机会,而当大脑被巨量八卦资讯裹挟时,看似更博学多才了,但其实只是在同一维度的内容中不断循环转圈……
2.蚕食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
互联网产品更迭日益加快,人类生活也更加方便,如:外卖平台实现了“天上掉馅饼”,搜索引擎让人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然而,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智能手机正在影响人的智商水平,令大脑变迟钝!
以GPS工具为例,它在拯救“路痴”的同时,其实也让人变成“路痴”。当你找不着北时,只需在搜索框输入地址,就能轻松到达目的地。但实际上,人的每一次迷路,都是大脑与陌生环境的连接重建,若长期使用GPS工具,大脑熟悉环境的能力就会逐渐退化。
将思考交给机器,人脑海马体功能将会弱化,有学者预测,未来20年人类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年龄将会越来越提前!
3.麻痹大脑的“精神鸦片”
前阵子,经济参考报一篇以《“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为题的文章火遍网络,作者以犀利之言辞,一阵见血地抨击了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荼毒,让人深感共鸣。
其实,“精神鸦片”又何止电子游戏?短视频、热搜、网购等由互联网衍生而来的消遣方式,何尝不是在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人像吸食鸦片一样迅速上瘾?
研究显示,上瘾会使大脑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脱敏、敏化、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在各种娱乐的不断刺激下,一个人获得快感的阈值会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学习、推理、思考等认知能力也会逐渐下降。
沉迷“电子鸦片”,带来的只是短暂的欢愉,剩下的则是无尽的空虚……
科技渗进日常,人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化。所谓“抖音1分钟,人间3小时”,当眼花缭乱的电子娱乐产品刺激大脑时,人往往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并且总会在不知不觉间熬夜。
此前早有研究表明,熬夜会令大脑的有害废物难以排出,让人逐渐“变傻”;而如果长期缺乏锻炼,闷久了也会影响大脑组织,使认知能力不断下降。
说来好笑,人类用智慧发明了现代科技,最后自己的生活却又不得不被科技操控,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身处互联网时代,现代人的日子更舒坦了,信息获取也更方便了,且能以更便捷的方式参与社交、得到快乐。然而,信息茧房、人工智能、精神鸦片对智商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猪食论”刺耳却真实,倘不加以自律,假以时日,人类大脑这一带领我们上天入海、傲视万物、闪烁着宇宙间最美丽的理性之光的锋剑利刃,终将会日渐沉迷,并钝化成一坨坨黯淡的废铁,让你废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