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楼市"去库存"开启
发布时间:2023-12-13 16:21来源: 未知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对下一个年度经济政策做出的部属,因此解读这个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楼市走势有关键影响。
那么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有什么变化?
其实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从“总体定调”上看,2023年强调的是“稳字当头”,而2024年已经变成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了。
这也容易理解,2023年毕竟是刚刚走出疫情的第一年,不可能刚从ICU里出来,马上就去KTV,2023年求稳是必然的。
但是2024年的基调就变了。
2024年显然是“求进”的,这种定调已经说明2024年的政策一定会比2023年更加积极,甚至不排除有局部强刺激的政策。
其次是2024年首次提出要“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甚至提到了“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这是第一次提到“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和“经济增长”相匹配。
我们2023年的经济增长已经做到了5%左右,但是我们的物价水平却在0%附近徘徊了几个月了。
简单来说,国家对“通缩”已经有了重视了。
因此,如果说2023年我们还在“防通胀”,2024年显然已经进入了“防通缩”了。
那么,如何才能“防通缩”?
答案很明显:央行放水,财政花钱刺激,拉通胀就可以了。
所以既然已经提到了“物价水平预期水平”,那么2024年财政适当加力刺激是大概率事件了。
所以大家要做好2024年从“通缩”转向“通胀”的心理准备。
最后要说一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定调,这个就非常重要了。
这里也主要说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在强调“房住不炒”,2024年已经不说了,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家自己去琢磨。
第二个方面是2023年对房地产的定调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核心任务是“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到了2024年已经变成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如果说“平稳”是2023年房地产的主基调,那么“促进”和“健康”是2024年房地产的主基调。
因为2023年房地产其实并没有完成“平稳”的任务,目前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投资和房价,都已经跌回5年前了。
房地产的平稳目标在2023年其实并没有实现。
所以在2024年就必须要“促进健康”了。
这说明2024年房地产将会出台更多的“救市政策”来促进发展。
甚至我们可以判断,一线城市的救市政策出台已成定局,甚至不排除从更高层面上出台“救市的一揽子政策”。
2008年为了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国办就曾经发布了“房地产一揽子救市政策”,其中包括二套首付比例直接降到首套,契税减免等。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最重要的方面。
2023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到了“支持刚需改善购房需求”,所以在2023年8月开始,需求端救市政策全面发力。
首先是降首付降房贷利率,又是认房不认贷。
2023年对楼市的救市,全部都是从需求端发力,从需求端救市。
2024年变了。
2024年已经不提“支持刚需改善购房需求”了,说明房地产的需求端救市已经结束了,而且目前看效果不大。
2024年对房地产的救市,全面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
什么叫做需求端救市和供给端救市?
所谓需求端救市,意思就是通过各种政策来刺激大家去买房,通过刺激需求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很显然,2023年国家对房地产的救市,主要就是从需求端入手的。
但是目前看,效果不是很好。
2024年正式从需求端救市转向供给端救市。
所谓供给端救市,简单来说,就是去库存,就是如何降低市场存量,通过减少供给端的供应,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启动新一轮的楼市去库存呢?
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的很清楚: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
三大工程就是“城中村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设工程”和“大基建工程”。
利用这三大工程的加快建设,启动楼市的新一轮“去库存”,达到供给侧的救市目标。
比如“城中村改造工程”,本质就是“新棚改”,通过城中村的拆迁,房票的安置,可以拉一波购房需求,然后去掉新房库存。
再比如“新型保障房建设”,可以通过政府的大力收购,把房企的商品房库存买下来,变成保障房,去掉新房库存。
还有“平急两用大基建”,也可以通过购买房企的新房库存来建设,把新房库存变成公共服务设施,来去掉新房库存。
总之一句话,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去掉目前市场中,多出来的“新房库存”,要从供给端解决问题。
其实本轮楼市的“深度调整”,核心问题就出在供给端。
一个方面是房企的债务压迫,导致房企不得不大量降价卖房,新房降价逼迫二手房大量降价挂牌。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新房库存量过大,导致了库存危机。
因此本轮楼市的正确救市姿势,必须从供给端入手,坚决启动“新一轮去库存”。
供给端“大量去掉库存”,需求端再持续发力,楼市自然就会回到健康平稳发展的轨道。
2024年房价“触底反弹”几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