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新年俗,“土味”
发布时间:2020-02-09 12:14来源: 网络整理中公浙江人事考试信息网·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浙江省公务员面试时事新闻_时事政治_时政新闻_时事评论相关资讯:【2020浙江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新年俗,“土味”中带着“潮”与暖】
光明智库: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春节带来的“年味儿”就要淡去了。这段时期,人们一边心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边也少不了节日习俗的陪伴。在春节民俗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时代生命力,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张勃:谈春节民俗,必然要提“拜年”。拜年传承久远,汉代时已经举行拜年礼。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今天,延续千年的习俗发生了诸多改变。人们通过血缘、姻缘、地缘等建立的交往圈日益扩张,加之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拉大,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微信等媒介拜年,热烈而便捷。
拜年是人们共同迎候新年、交换祈愿的仪式。面对新的一年和即将到来的春天,人们通过拜年迎接、庆祝、许愿;拜年还是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仪式。通过拜年,平时疏于交往和联络的社会关系重新得以连接和深化。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拜年活动也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不能见面并不代表不相挂念,人们用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的拜年一如往常,甚至传递的情意更加浓厚。尤其特别的是,今年的拜年用语发生了重要变化。往年,更愿意互祝“恭喜发财”之类,而今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祝福,当属“身体健康,吉祥平安”之意。
这种特殊的拜年方式,非但没有消减亲情、友情,反而更加彰显真情的力量与可贵。面对疫情,每个人都难免感到渺小和孤独,也难免会担忧与恐惧,而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传来的问候与祝福却跨越空间距离,实现了心的凝聚。还要看到,共同抗击疫情的坚守,使今年的春节更具有炽烈浓厚的家国情怀。人们在相互问候的同时,更加关注亲友、邻里的健康和国家阻击疫情的进展,并相互鼓励、传递信心。家国一体的情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变得格外强烈。
萧放:我印象最深的春节习俗是祭祖。春节是我们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与故去先人进行精神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契机。通过这种代代传承的活动,强化了木本水源的根脉意识,使我们在慎终追远的历史传承中获取坚忍与坚守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祖先的目光下团结前行。由祭奠宗族先祖,我们总能想起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贤志士。在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先辈为了家国安宁、子孙繁衍而勇于奉献,乃至牺牲。今天,面对威胁人民健康的病毒疫情,我们只有像他们一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才能尽我辈之力,守护家安国泰。
我们也会想到,春节之际,有多少人因为防控病毒感染而远隔他乡,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奔赴救治防控的第一线。他们不能在万家团圆的日子与亲人同杯共饮、畅叙亲情,但今天通达四方的网络等现代手段,让我们能够超越空间的分隔,送上对亲人的祝福。我们虽然身体隔离,但相互关爱相互牵挂的心情更为炽烈,也更加觉出家国安定、天人和谐的生活理想有多么可贵。
转变中:随时代变迁,读懂年俗的稳与变
光明智库:AI对联、创意年画、电子烟花……近几年,“土味”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更具光彩。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萧放:中国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人伦关系相对稳定,年节习俗模式也遵循传统。但模式稳定不等于没有变化,稳定的是伦理精神核心,变化的是物态载体与行为方式。在由农业社会向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演进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基础与人际互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AI对联、创意年画”等,都是由科技与理念变化而引起的年节习俗变化,是时代变迁的自然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因年节而产生的共同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张勃: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一直处于变化当中。
春节的时间有变化。春节是岁首,是标志年度转换的节日。比如商朝的岁首在夏历十二月,周朝岁首在夏历十一月,秦朝建国后,以夏历十月初一为岁首,汉则延续秦制。直到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将夏历正月初一立为岁首,后世春节的标志性时间才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