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考试 >

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发布时间:2019-06-30 08:23来源: 网络整理

  前几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放榜,自古人杰地灵的江西,今年“学霸”们的表现依然亮眼。事实上,从古至今,江西就不缺“学霸”,“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相关统计显示,江西历史上有姓名可查的一甲前三名就有141人(含武状元7人),进士有万余人。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朱嘉明、熊春瑜/文

  古代“高考”怎么考?考什么?

  科举考试就是所谓的古代“高考”,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这一制度发端自隋朝,到唐朝初成雏形,随后不断丰富、渐渐完善,直到明朝时真正完备,并施行直至清光绪年间。

  古代科举考试有很繁琐的程序:乡试、会试、殿试,依照从地方逐步集中选拔的顺序。其中乡试就是集中全省的考生一起考试,非常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乡试通过即成为举人。但乡试也不是任何人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光参加乡试就得过五关斩六将。先参加完前面的大小考试,才有资格去参加这种全省级别的乡试。会试则通常是在京城,如果通过了会试,就有机会参加殿试,也称廷试——这也是通往胜利的最后一关,之后便可名闻天下。

  科举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可谓“戴着镣铐跳舞”。这可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八股文要怎么写?首先,文章要分成八个部分,每个观点都要遵循“高考宝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而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此外,题量也很大,以明朝乡试为例,第一场先一口气写7篇论文;第二场再来1篇政论,5篇判词,加1篇公文;第三场还要再写5篇时政评论……简直是“堪比马拉松”的书写体验。

  江西进士占全国比例超过十分之一

  明代曾有诗句形容科举考试“三场辛苦磨成鬼”,回头看江西的科举史,古代江西的“学霸”却总是能玩转“高考”,江西人有才学、能吃苦、意志力坚强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

  历史上江西人最霸气的一次,是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当年赐进士出身的一共470名,其中江西人就有110人,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而且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在内的前七名(一甲前三名、二甲前4名)全部都是江西人,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历史的长河中,江西可谓是“人才的摇篮”:光是唐宋八大家就占据其五,汤显祖、陆九渊、文天祥、周敦颐、陶渊明。江西读书风气极盛,有浓厚的兴学之风,《江西省人物志》相关统计表示,江西历史上有姓名可查的状元56人(含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1105人,占全国进士98449人的12.27%,比例超过十分之一。尤其是在江西“才子之乡”美誉的临川,从宋朝到清朝,在科举考试中,仅临川一地就录取举人1000多人、进士700多人。

  科举考试与高考有本质区别

  与现在的高考不同,古代“高考”即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年龄是没有要求的,因为考试颇有难度且耗时较长,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意志力等都有很高要求,所以很少有年龄小的考生能够参加,年龄大的考生倒是很常见,比如范进。此外,科举考试也并非每年都举办,比如明清两代,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而会试则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改善了世袭制单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使得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可以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不过这一为寒门出身的饱学之士提供的上升渠道,本质上是在为皇帝选服务生,因为天下是皇帝的,皇帝使用他们就是来为自己的天下服务。“对比今日之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给人才展示才能的舞台,但毕竟制度背景完全不同了。”江西多位历史研究者对记者表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唯有科举这一条路,所以才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金榜题名,更多的是名落孙山而抱憾终生。

  感恩时代,在今天,高考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成才渠道。即便不能金榜题名,仍然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成就自己的辉煌,而不是像古人一样,“不撞南墙不回头”。当然,也还有一点是恒久不变的,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也总能笑到最后。

  原标题: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