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头条 亲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书写新中国故

发布时间:2019-08-11 14:11来源: 未知
 
  ①
 
  ②
 
 
 
 
 
  不久前,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中国导演孟京辉执导的话剧《茶社》告捷演出,这是该戏剧节举行73年来,首部入围焦点单位的中国当代戏剧。然而对《茶楼》而言,却并不是初次欧洲之旅。
  2019年,已是《茶楼》在欧“关张”的第四十个年头。这与一个德国人有关——乌苇·克劳特。恰是这位德国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使西方几代观众得以领略中国《茶楼》里的百味人生。
  年华回到1979年7月,德国《曼海姆晨报》刊登了一封来信,惹起了不小的动静。这是闻名剧作家、北京大众艺术戏院(下称北京人艺)时任院长曹禺,在20天前写给曼海姆民族剧院的。他在信中说,中国话剧《茶社》将赴曼海姆演出,同时曼海姆民族剧院也将应邀赴华演出。
  这是新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此次演出势必触动德国舞台。”《曼海姆晨报》如许评述。
  1980年9月至11月,话剧《茶肆》前后在曼海姆、汉堡等11个德国都邑巡演,之后又赴法国和瑞士。历时50天,上演25场,《茶室》在西方全国诱发硕大反应,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来日诰日,已是满头华发的乌苇·克劳特,影象起这段履用时,脸上漫溢笑意。
  “20场《茶社》,我从观众席看到了后台”
  1974年,克劳特应中国内文出书社邀请来华工作。他原先治理待两年就走,结果一住就是40多年。在外文社,克劳特的任务是审校德文翻译作品,共事包括杨宪益、英若诚这样的人人。在他们的引荐下,克劳特结识了一大量文艺界人士。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作家和演员们纷纷投入任务,他们指望和内部世界取得肢解。”克劳特说。
  就在此时,话剧《茶肆》提供了绝佳契机。1958年《茶馆》在北京人艺首演时便引发轰动,被誉为“新中国话剧的里程碑之作”。1979年2月,话剧《茶社》以原班气魄复排公演,英若诚邀请克劳特去旁观,没想到却扑灭了他对《茶室》的热情——他一连看了20场。
  “20场《茶室》,我从观众席看到了后台。”克劳特由此萌发了把这部话剧介绍到欧洲演出的设法。1980年,在中国同事们的帮助下,克劳特翻译并出版了《茶室》的德文剧本(见图①,李强摄)。“《茶室》的故事跨度长达半个世纪,讲的是期间、麻烦和家庭的故事,在欧洲不少国度都能找到对应的历史。固然北京很辽远,但我想欧洲人定然能看得懂。”克劳特说。
  可是,克劳特那时与德国戏剧界不有任何宰割。“曼海姆离我的老家并不远,我晓得那里那边有一个剧场。”是以,他从北京寄出一封信,收信人是曼海姆民族剧场——德国历史最悠长的剧场之一,彼时正为来年建院200周年紧张地操办着各项勾当。这封来自西方的不测之喜,令戏院兴奋不已。
  “那时从中国寄一封信要十几天手法到德国,收到答信每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宜了。”克劳特回想说。尽管不异并不那末简单,但双方的协作热情很高。信函往来的同时,克劳特还请本人在德国的家人到剧院近似,几经商议,终极促进了双方的相助。
  “他们是那样地全神灌输,致使《茶肆》慢慢失去了它的异国情调,变得仅有咫尺之遥了”
  达成演出意向仅仅是第一步。若何将悠远西方的“茶馆”搬上德国舞台,不论对北京人艺仍是曼海姆民族剧场,凡是目生和艰难的事情。德国任务人员立场昌大,演出合同乃至细化到海报尺寸与印刷数量。但与之后碰到的挑衅比较,最初的这些磨合就不算艰难了。
  隔绝距离演出还有一周时,装载着话剧背景、服装和道具的货轮仍然着落不明。几经查询拜访得悉,船因故停留在英国利物浦,德方只好另请运输公司前去提货。
  演员们的遭逢更是一波三折。1980年9月25日,由75人构成的中国话剧代表团从北京登上飞机,刚刚飞抵巴基斯坦却获悉,由于两伊和平迸发,飞机无法穿越战区。滞留卡拉奇一天后,代表团换乘外方包机持续向西,途中又因机器阻挠在阿联酋和埃及两度搁浅。克劳特作为连络人,与曼海姆民族戏院多次相同。代表团终极达到德国时,已在飞机上渡过了80个小时。
  首场演出被迫推迟,订购的80支欢送玫瑰也放到冰箱里保鲜。而中方演员只睡了几个小时就马上投入演出。第一个登场的“大傻杨”以一段“数来宝”亮相后,雷鸣般的掌声立时响起。当初,因而之、英若诚、郑榕与蓝天野等一众演员站在大幕后,夙昔心中的忐忑和长途奔波的疲乏,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扮演康顺子的胡宗温其后回顾回头道:“剧组准备了一套谢幕门径,至多谢幕五六次,下场却20次、30次都没法从台凹凸来,谢幕比演戏还心跳的快,演员们不知道该怎么样谢了。”
  在演出过程当中,克劳特不停待在工作间里,为观众同步翻译台词。他说:“当我倡始大家用一只耳朵听翻译,另一只耳朵游览舞台上演员们的对白与音响成果时,观众都笑了。”
  观众们的闪现,正如《南德意志报》所言:“他们是那样地屏气凝神,致使《茶肆》冉冉失去了它的异国情调,变得独一天际之遥了。”另外一家《莱茵—内卡报》的评价则更直接:“西方舞台上的奇迹。”
  “穿梭在两种文明之间,让我的生活既丰厚多彩又无可比拟”
  回到中国后,克劳特在1983年编辑出版了《西方舞台上的奇迹——〈茶楼〉在东瀛》一书(见图②,李强摄)。书中编录了西方对《茶馆》的攻讦,并搜集了中国导演和部门演员这次出国演出的感应,从一致角度提示了《茶社》在欧洲取得弘大告捷的起因。
  英若诚读此书后批判道:“翻阅着这本书,当初《茶肆》剧组接见会面欧洲时那些动人的事态又逐个涌现在目下:观众的荒凉鼓掌,同业们发自内心的赞扬,寻常欧洲老百姓对新中国真挚的友好心情,颠末这三年的岁月,彷佛更逼真了。”
  在《茶馆》赴德演出后两年,曼海姆民族戏院携反映二战反纳粹主题的话剧《屠夫》来华演出,克劳特一样参与此中。至今,他还生存着《屠夫》1982年来华演出时的海报、节目单和传媒剪报。毫无心外,演出受到普及好评,该剧随即被翻译引进,今后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
  “话剧《茶肆》走向世界的意思乃至已凌驾戏剧规模,它让海内观众制造生了单方面领会中国文明的设法主意。”《茶馆》之后,克劳特又一连策动了包含黄永玉在内的多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德国举行特展,在中德之间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也篡改了克劳特的生活,他娶了中国浑家,在中国持久歇息、生活,至今已有40年。中国飞速进行的40年,克劳特体会很是深刻。他说:“中国天天都在变动。在这个充斥活气的国家,我从不觉得自己老了,因为我每天都概略看到学到新器械,同时亲手发明出新的东西。穿越在两种文化之间,让我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无与伦比。你接受了不同的文明,便能从中吸取养分,我们很富足。”
  克劳特一边说,一边打开微信朋侪圈,向我展示他适才分享的诗歌,是德裔美籍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芳华》:年齿有加,并非垂老,理想扔弃,方堕老年。
 
  《 公家日报 》( 2019年08月11日 07 版) 
(:冯粒、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