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城市垃圾的“隐形”分类人

发布时间:2019-07-04 17:41来源: 网络整理

城市垃圾的“隐形”分类人

开着一辆电动平板车,满载垃圾桶往返于社区和垃圾回收站之间,或是在大街小巷的垃圾桶里翻找,捡拾“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在各个城市中,都不乏这样一群每天与垃圾为伴的人,他们是城市垃圾的“隐形”分类人,大多为外来务工者。

过去,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投向这些收垃圾的人。但近期以来,随着上海、北京两地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以及其余45个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城市工作进程提速,曾经陌生的收垃圾者和他们的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做起来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6月28日早上7点,北京朝阳区的农光里垃圾回收站门前一辆电动平板车的主人——小邓如同往日一样准时出现。

农光里社区里大大小小数十个垃圾桶,小邓每天都要跟它们打两个照面。早上7点、下午5点,小邓都要开着他的垃圾车在小区和垃圾站间往返,每天8趟。

北京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生活垃圾,人均1.1公斤,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一袋垃圾从被扔进垃圾桶到进入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需要经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而像小邓这样的外来务工者,在收集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邓是垃圾回收站外包企业的员工,今年25岁,来自四川农村,从小就跟着父母来北京当起了“北漂”。“我十几岁就出来打工了,干垃圾回收也好几年了。”谈起自己的生活,小邓显得挺知足,他觉得和送外卖相比,这份工作挺自由,一个月也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这一天,小邓的车开得很快,不一会儿便来到一组垃圾箱前。刹车靠边,卸下空桶,交换满桶,再把装满的垃圾桶装车……小邓一气呵成,很快一组3个垃圾桶的回收工作就完成了。

记者发现,小邓虽然不负责对垃圾进行分类,但他的“座驾”只收黑色的垃圾桶,装满一车就送回垃圾站。“这些垃圾已经经过专人分类,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将被统一运往火电厂或者小武基中转站。”

“北京和上海对于垃圾分类的叫法不同,但分法大致一样。干垃圾不能回收,装进黑桶;湿垃圾可以分解,北京叫厨余垃圾,装绿桶……”在小邓看来,垃圾分类乍一看很复杂,但熟练了以后非常简单。“听说垃圾分类把上海人逼疯了,有点夸张了,真正做起来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却干着垃圾分类的活

6月29日下午2点,记者在北京双桥地铁站附近见到了垃圾回收工老张。

今年已经50岁的老张在北京打工已有20多年,从事垃圾回收工作已有9年时间。早上4点多出门,转街道、进小区,中午休息一会,到晚上6点收工。这是老张每日的作息。

在老张的垃圾回收车上,两个垃圾桶的中间堆着一摞纸箱子。“这是我自己收的,稍微赚点小钱。”老张告诉记者,他在收垃圾时会把纸箱子、塑料瓶一类能卖钱的垃圾单独拣出来。正说着,他又从垃圾桶里翻出了一只塑料瓶。

在收垃圾的同时,分拣出能卖钱的废品,这是老张最重要的副业。老张告诉记者,一个月靠卖废品,能有1000多元进账,这对于工资只有2000元的他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不过这笔钱并不好挣。老张向记者透露,垃圾回收行业竞争也很激烈。自己收垃圾的时候,其实垃圾桶可能已经被人翻过几遍了。

“小区里的退休职工或者年纪大一些的城市居民,有不少人也在垃圾桶里刨废品,小区保洁也会在垃圾桶里捡漏。和住户关系好的保洁,还会让住户把快递箱等垃圾直接放在楼道里,方便自己直接收走。”老张说。

对于垃圾分类,老张直言不太有概念,他更熟悉的标准是垃圾能不能卖钱。老张并不知道,其实这确实也算垃圾分类的一项关键标准。

此前,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时,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曾用八个字介绍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干湿分开”。他解释说,把能卖钱的和不能卖钱的分开,就是资源回收。

垃圾分类有望迎来新服务业态

7月1日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小区附近,看到了骑着电动小货车的周大姐。她的小货车上一个大袋子十分抢眼,里面全是她四处搜集来的废塑料瓶。

来自河南的周大姐和她丈夫都以废品为生,丈夫专门做上门回收废品生意,而她则是“打游击”式地在小区和街道的垃圾桶附近游荡。靠卖垃圾,周大姐一个月能赚2000元左右,平时房租1200元每月,加上700~800元的日常开销,自己赚的钱就够用了。

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快递箱、报纸……作为垃圾回收行业的“个体户”,垃圾的价值直接决定了周大姐和丈夫的收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收捡来的垃圾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卖给垃圾回收站,从中赚差价。因此,周大姐对于废品市场的行情更为敏感,分类也更加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