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房产 > 房产中心 >

4月数据只是2月、3月真实交易的滞后反映(网签流

发布时间:2019-05-26 11:16来源: 未知

4月的楼市数据引发热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9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整体来看,4月有67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全面上涨。叠加前两个月的数据回暖,不少人认为楼市正处在升温区间。

与此同时,“小阳春”不稳、“盛夏”难期的声音也不小。业内专家分析认为,4月数据只是2月、3月真实交易的滞后反映(网签流程复杂),事实上4月置业需求入市放缓了,实际签约环比下降20%;而与此同时,同比涨幅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出现了历史性低点的基础上,因此不能像部分媒体炒作的那样被视为风向标。

从“小阳春”预测,到“小阳春”确立,再到“小阳春”不稳乃至多地严控政策出炉后预期小阳春“爽约”或“短寿”,为何舆论导向会在短短两个月间来回剧烈波动?

客观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数据的波动引发了市场情绪。从3月的多城普涨到4月的交易量变化,市场情绪随之转向。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统计,4月,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普遍略低于3月,成交周期仍然较长。而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也显示,4月,28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同比、环比双双下降,部分城市的降幅达到3成。

与此同时,政策从信号分化到逐渐明晰也是重要原因。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房住不炒”以及住建部对2019年一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之后,调控措施又有收紧趋势。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4月以来,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超过60次,较前期力度明显加大。

当然,除上述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之外,非直接因素的“隐性影响”或许只大不小。

其一,不重趋势发展,而过度重视单月波动。数据解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如果只看同比、环比数据,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每个月的数据很难保持完全一致,或上或下的波动背后可能有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但也可能只是正常的市场调节,或是某个特定因素的强烈但不可持续刺激下的“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的波动在各路解读下容易被放大,再加上部分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舆论引导,部分媒体的模仿型、跟风型报道,很容易在一时间给人“草木皆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