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国际物流港 在成德绵经济带造就“中神通”
发布时间:2019-07-27 09:09来源: 网络整理在政策、基建、科技等要素的不断加持下,地球村愈发模糊了国界,各类物资的流动开启了一个穿行陆地、横渡海洋、飞越长空的立体模式。而全球化的要义,也正是这样的扁平和效率。
作为新兴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既是我国主动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战略,也为国内的多个内陆城市创造了扬帆出海的时代机遇。惟有站在这样的超级风口上,胸怀鸿鹄之志的内陆城市才可能找到乘风破浪的出海口,朝“外向型强市”有力进发。
图片由德阳国际物流港提供
就创造了全省60%以上GDP的成德绵经济带而言,如何增强三座川内TOP5城市的产业互补性,进一步打开全球视野和目标市场的广度,实现“1+1+1>3”的聚合效应,已成为四川一个尤为关键的政经命题。那么,应时而生、应运而生的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和成都(青白江)国际物流港,便携手为姊妹港口园区,在倾力破解这个命题的同时,为成德绵经济带开创出一双“出海口”。
成德绵找到三位一体的粘合剂
在富饶的成都平原上,成都、德阳、绵阳三座城市,由成都主城区沿成绵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向北延伸,形成了人口、城镇、产业最集中,空间布局合理、聚合形态最好,发育最为成熟的“成德绵城市群”。
其中,核心城市成都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如同被众星拱卫的月亮,正在不断夯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德阳,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名优食品、现代农业基地和西部职业教育基地,不仅是省内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而且正在快速融入到成都的城市体系之中。绵阳,则以“国家科技城”为核心定位,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冶金机械产业基地等。
成都、德阳、绵阳拥有实力雄厚的装备、技术、人才条件和聚集优势以及大件运输通道。三市联袂,将创造更好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增加这三个中心城市的内聚与辐射作用,吸引中外企业和相关产业向这一地区聚集。
在成德绵经济带内部,需要一个粘合剂,以更大的内聚力,实现更强的生产力。面向更广袤的市场,成德绵经济带需要出海口,将产业的优势化为胜势,并最终融入到全球市场参与经济大循环。
图片由德阳国际物流港提供
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及其姊妹港——成都(青白江)国际物流港,就是这样的粘合剂和出海口。它们的横空出世,刺激了成德绵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也顺势带动了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崛起。
中泰铁路加码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中圆点”地位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德阳是一座装备智造之都,虽然产品外销到国内乃至海外市场,但“外向型”的城市气质并不突出,也没有一座耳熟能详的港口。
不过,只要我们摊开世界地图就可以洞察到,德阳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佳,是一个可南望东南亚、北眺欧洲腹地的中圆点。如果以德阳为物流枢纽,打造一条“公铁空水”联运大通道,不单能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还能为成德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所以,当2017年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成立时,不少政界、商界人士都把这次立项看作了一个宏观层面上的必然决策。仅仅两个月后,中国-泰国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更是印证了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背后的决策层的全球视野。
图片由德阳国际物流港提供
2018年6月20日,“蓉欧+”东盟国际测试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首发,标志着德阳通往东盟的物流通道开启了新大门。
在中泰铁路正式投运后,德阳国际物流港更将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铁路枢纽中心:德阳的产品将经过成都-昆明-老挝,并最终运抵泰国,直面太平洋,供给东盟市场、全球市场。同样,东南亚的水果、轻工等产品也可沿着同样的路线,反向运往四川。这个物流过程,相对如今的耗时,至少可节约3天以上。
这个红利,是时间红利,是效率红利,是成本红利,更是市场红利。“德阳智造”“绵阳制造”通过这条大通道,能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时间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这种国际物流对制造产业的反哺,会在未来成为一种常态,对城市和产业的改变,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德阳国际物流港力创西部第一港
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争夺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