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房产 > 房产中心 >

北京养老机构将全面“挂星”

发布时间:2019-07-13 07:40来源: 网络整理

除了一般的养老机构,街道社区中的养老驿站也将“挂星”了。7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独家获悉,在北京确定将为全市养老机构“评星”的同时,全市700余家养老驿站也将被纳入评星体系,这意味着,未来北京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将全面实施星级评定制度。在业内看来,养老驿站目前普遍还未找到一个可复制、成熟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导致经营状况参差不齐,星级标准的设立将有助于驿站投资方、经营者尽快确定经营思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挡住盲目入场的资本。

星评全覆盖

“在北京,集中式的养老机构和不提供长住床位的养老驿站统称为养老服务机构,今后,这些机构都将纳入北京的星级评定体系之中。”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的标准和要求不同,针对养老服务驿站均嵌入在街道、社区之中,规模有限、服务类型多样等实际情况,在对这类服务机构进行星评的时候,可能会将建设面积、设施设备等硬件评价指标的占比略有减少,而驿站提供的服务流量、辐射居家范围,特别是服务质量和落地情况如何,则是评分中更为侧重的内容。

此外,对于驿站评星是否采取与养老机构类似的五星标准及其具体的指标设定等,目前相关部门和单位还在酝酿中。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将力争在年内开展养老服务驿站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共有700多家养老驿站、500多家养老机构。今年1月,北京新版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办法率先出炉。根据新规,北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从低到高分为一星至五星五个等级,而养老机构申请星级评定的基本条件即“一票否决项”主要有三项,包括近三年内未发生服务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重大责任事故;申请星级的养老机构,须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

仍处市场探索期

“相较于通常意义上的养老机构来说,养老驿站确实是近几年才在市场上诞生的新事物,在前期也吸引了一些业外资本、创业者进入,但普遍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形式多种多样,清晰、成熟、可复制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并不多。”有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等专家表示,养老机构是一项回报周期长、利润微薄的投资项目,而居家养老机构规模小且均价普遍又不能过高,所以社会资本投建、经营养老驿站获利的难度就更大。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养老驿站确实只有形成40-80家的连锁网络后才能实现规模效应,如果没有找准定位,仅凭投资冲动小范围地经营驿站,生存压力不言而喻。

有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在经过几年的“站点争夺战”,现在,北京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等区的养老驿站数量已接近饱和,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然而,在实际经营中我们发现,不少驿站确实存在坐等政府项目、靠天吃饭的情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驿站每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政府购买服务”。上述负责人坦言,目前,市级、区级层面对于养老驿站的补贴力度比较大,多个部门对于政府兜底购买的基本养老服务都有补贴,比如助浴、助行、助医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标政府项目的驿站有时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去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多元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市场化程度低、定位不准的养老驿站中,仍然出现了收入逐渐走低、经营压力陡增的现象。而且,近期市内已出现个别因此停业或转手的驿站。“因此,对于北京的养老服务机构行业,尤其是驿站供给端来说,用星级评价标准或者一个行业参考标准来为经营者、投资者‘指路’是十分必要且急需的。”上述负责人直言。

倒逼供给优化

实际上,评星、挂星,在我国服务业并非一个新鲜事,比如我国住宿业就实施了多年以星级来衡量酒店综合水平的标准体系。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此前已实施了十年,截至今年1月,北京已进行星级评定的养老机构共有300多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27家、二星级230多家、一星级80多家。

“对于驿站来说,星级评定与流量补贴等众多政策一样,都是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强化市场化供给的手段之一,也是挡住投资冲动的一道门槛。”上述负责人坦言。

其实,为倒逼养老服务机构摆脱“靠天吃饭”、等补贴的意识,去年,北京市就出台了新版补贴政策,《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明确规定,本市将根据服务收费流量总和的一定养老驿站比例给予的资助补贴,包括驿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健康指导、康复护理、代办等收费服务内容。彼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实行服务流量补贴,有助于引导驿站更多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体现“服务越多、补助越多”的导向,防止驿站不积极主动开展业务而依靠运营补贴勉强生存,进而造成设施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