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资讯 >

滨江,以一流状态办一流教育 打造高水平优质均

发布时间:2019-03-25 10:03来源: 未知

2019-03-22 08:5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隋 雪 姚雅萍

丹枫实验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作为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前沿阵地,拥有千亿级智慧经济产业的杭州高新区(滨江),正努力成为杭州拥江发展示范区。好教育,过江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流高新区,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元化教育的新期待。打造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强区,让每个孩子接受好教育,成为滨江区委、区政府坚定的奋斗目标。

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这些年,滨江教育发展成果显著。据浙江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公告,综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社会认可等指标,2017年,滨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位居浙江省第五。

从“教育短板”到“科教兴区”,滨江教育如一颗托起未来的明珠,冉冉升起。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布局 打造“高新气质”的智慧校园

有着“天堂硅谷”之称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吸引着大量高新人才的汇入。数据统计,2018年,滨江新引进各类人才3.06万人,人才引进总量和增幅创历史新高。为满足人才子女接受一流教育的需求,加快校园建设,成为滨江区每年民生实事工程中雷打不动的一项。滨江迎来教育布局的迅猛时代。

近5年,滨江新建扩建中小学15所、开办幼儿园33所。所有新建中小学校均由政府投资,按照“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标准规划建设,滨江的这些新学校面向的是孩子,亦是未来。

烟雨江南,在江浙人民共同期盼“流浪太阳”回归的日子里,新学校的优势得以显现——

今年寒假结束后的开学首日,杭州就被阴雨笼罩。位于滨江区的杭州市春晖小学的新生娃娃们却一点也不担心,“一进春晖门,两脚不湿鞋,”春晖小学校长田冰冰介绍:“进了校门就是连廊,各个教学楼间都有连廊连接。此外,学校采用下沉式设计,地上4层,地下2层,还有专门的室内篮球场和室内跑道。孩子们的活动不会受限于天气。”

而滨江实验小学的运动场,不仅设在地面,还有被“搬”上了屋顶的半露天环形跑道和地下2877平方米的学生活动空间。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更是建有四道并行的100米跑道地下田径训练营,确保特殊天气学生可以正常开展体育锻炼。

这些,只是滨江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隅。

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滨江区所有新建的学校,在设计阶段就会尽可能多地规划功能教室和公共空间,为后续课程设置预留硬件上的操作空间。比如滨江实验小学,普通教室扩面20平方米,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空间。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建设时,在每个教室预埋信号线,为大数据采集做好铺垫。

除了校园基建面向未来,滨江的智慧教育也在遍地开花,成为滨江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周末在家,可以远程监控学校的智慧农场,关心亲手种下的蔬菜长势;来到学校,可以在VR虚拟现实实验室探索星系,也可以在创客工作室研究模型;课堂上,PAD成为学习载体,授课、练习、批改作业都可以在上面轻松完成;每天吃什么?登录滨江教育App,就可以自助选餐……以高新技术见长的“国际滨”,“互联网+”正为校园学习与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滨江区规划,到2020年,全区100%的中小学校和80%的幼儿园建成智慧校园;建成10个名特教师在线微课堂,1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100个精品在线网络课程资源……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搭乘上“互联网+”的快车。

滨文小学外教指导足球技术

开放 先进理念养成“国际范儿”

本月,杭州市出台《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其中提出的“持续推进中小学‘校校有外教’”引发社会热议。实际上,“校校有外教”在滨江早已是标配,平均每校外教数超过两人,外教涵盖语言、艺术、足球、科技等领域。不仅如此,滨江还专门成立了省内首个外籍教师研修中心,帮助外教不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多重措施保障外教质量。

在“教育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滨江在支持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国际公民教育课程进学校,推进国外课程校本化上花了大力气。在江南实验学校,洋腔洋调英文歌、指尖上的英文、世界电影之旅、跨越重洋、江南英语小导游、英语魔力世界、法语等“国际范儿”的拓展性课程,让学生与国外优秀文化亲密接触;校际间的结对交流和各色游学课程,让学生胸怀祖国,眼观世界,2018年,滨江有近2000名师生实现互访游学。

在滨江,像江南实验学校这样奔逐于教育国际化大道上的学校还有很多,“开阔的国际视野”正逐步成为新时代滨江学子的共同特质。

与此同时,滨江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江南实验学校的“四院”建设、滨文小学的“武术队”、高新实验学校的“击剑”,东冠小学的健美操等,都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成了各项赛事上的“金牌大户”,三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省、市集体奖项700多项。如今,滨江的每一所学校都有独树一帜的特色项目。

教育理念的提升少不了开放办学的胸怀。就在本周,滨江在全区公办中小学开展了“我和我的美丽学校——中小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走进校园,了解家门口的学校。

“把市民请进学校,来体验教育的环境、办学的成果,就是一种开放办学的姿态和教育的胸怀;学校应当敞开心扉,聆听窗外的声音,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发展。”滨江区教育局局长来江飞表示。

滨江实验小学

求贤 “雁阵计划”聚各方人才

“建校潮”背后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滨江创建教育强区的根本。

去年11月,长河中学青年教师沈诗瑶,继获得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之后,又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七届长三角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凭借出色的工作研究能力、主题教育活动策划能力和在教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获得初中组综合一等奖。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沈诗瑶的迅速成长正是受益于滨江教育改革的红利。近年来,滨江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本着求贤若渴的态度,滨江各学校的校长、园长主动出击,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先后到北京、华东、华中、东北和南京等重点师范院校现场招聘,招揽了大量符合学校需求和特色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滨江区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自2015年以来,滨江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滨江区优秀教师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滨江区教育人才培育实施细则》《滨江区教育创强专项考核细则》《关于区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了教育人才培养的“雁阵计划”,以高标准造就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不断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也让教师在滨江教书育人更有获得感。

钱塘山水幼儿园快乐童年

惠民 一所学校温暖一座城市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系千家万户。教育惠民,滨江想做得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

为解决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的“三点半难题”,2017年,滨江率先试点课后托管。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是首批试点的四所学校之一。“目前,我们1~4年级有200多名学生参加每天的课后服务,从放学15∶40开始到17∶00结束。学校设置了7个课后服务班,每个班不超过30个学生,由一个老师负责服务和管理。” 丹枫实验小学教学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高珊老师介绍道。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老师组织带领下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喜好自主安排棋类阅读绘画等活动。

有了先行试点的成功经验,自2018年春季学期起,让家长们欣喜不已的课后服务在滨江全区小学推开。滨江的课后服务内容丰富,作业、阅读、兴趣拓展等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至今已惠及学生人次11500余名。如今,课后托管已在杭州全市推行并广泛获赞。

为了让学校图书资源惠及普罗大众,日前,滨江区宣布区内中小学图书馆对市民免费开放,这一惠民创举又一次使滨江走在了全国前列。6所中小学成为首批试点学校,可以实现校际间的通借通还。这也成为滨江在学校室内外体育场馆和场地全部对外开放、中小学全部实现网上选餐、率先开展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办好有温度的教育,不断增强滨江居民对美好教育体验感的又一举措。

为缓解家长接送学生时的交通拥堵和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早在2013年开始,滨江就开始着手规划“学校停车位共享”。新建中小学校统一“地库全开挖”,将接送通道设在校园地下车库,同时开放给附近居民共享,这一挖,挖出近2500个地下停车位。

近几年新建的钱塘实验小学、丹枫实验小学、滨和中小学(滨和小学、滨和中学),已开始向社会开放车位。而这只是滨江“共享车位”的第一步,未来5年,滨江还将建设不少于10个学校地下停车库。

去年9月起,滨江区还率先推出了“求知”公交专线,主要是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往返于学校和住宅区之间,进一步方便家长接送,为孩子的求知之径保驾护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

2012年,滨江区提出“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年有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目标,打好教育翻身仗。如今,滨江教育站在了新时代的新起点,“国际滨”在教育强区建设路上,步伐迈得更加坚定而稳健。

根据《滨江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滨江区教育强区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7)》,滨江教育将实现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努力打造能够引领“国际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最优、硬件最优、师资最优、教育质量最高、教育开放度最高、人民满意度最高”的现代化教育新格局。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以一流状态办一流教育,滨江教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