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继承者:方兴未艾的内蒙古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9-08-14 16:04来源: 网络整理美国作家欧·亨利曾说过:“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13岁的青格勒图从未读过欧·亨利的著作,却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教室里,青格勒图和他的伙伴们三年如一日地演奏着四胡,吟唱着乌力格尔。不论寒暑,孩子们都坚守着对这门蒙古族传统艺术的热爱,每天都进行刻苦的训练。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说书”,是集蒙古说唱艺术发展之大成的一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扎鲁特旗,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居区。与草原上的蒙古族群众生活一致,这种艺术具有浪漫开阔的气息,远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了这种艺术形式,并在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学习乌力格尔只有三年,青格勒图已经多次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摄影:Tanja Herko)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传统艺术,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我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和同伴一起练习拉四胡,记歌词,但我不觉得累。我很高兴,觉得自己是个蒙族文化的小使者,”青格勒图对记者说。
和青格勒图一样,他周围的同学很多也是传统蒙族文化的爱好者。在扎鲁特旗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马头琴、顶碗舞、科尔沁民歌、扎鲁特版画等蒙古族文化兴趣班面向全校2300多名蒙族学生开放,在这里,他们能学到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像乌力格尔这样的传统蒙古族艺术如果不加保护,可能就会失传了。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对蒙古族文化很感兴趣,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乌力格尔的魅力,”青格勒图说。
学校里的蒙古族文化教育
扎鲁特旗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在这座中国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以蒙语授课,教授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中小学多达百余所。
“作为一名蒙古族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今流行文化大行其道,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让蒙古族的孩子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 扎鲁特旗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校长康喜玛对记者说。
秉承“传承民俗、融合现代、敢为人先”这一办学理念,在康喜玛的积极努力下,学校先后成立了马头琴、科尔沁民歌、扎鲁特版画、蒙古族长调、顶碗舞、足球、博克竞技以及乌力格尔好来宝等8个特色班,并配备了专用教室和一流的教师,同时聘请区、市艺术院校教授对学校特色班名誉教师,定期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指导。
在康喜玛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已经开设了8个蒙古族传统文化兴趣班。(摄影:Tanja Herko)
“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来自贫困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他们虽然热爱传统文化,却难以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学校所有的文化课程和音乐设备都向孩子们免费开放,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著名艺术家,和他们学习传统艺术,”康喜玛说。
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该校学生表演的马头琴齐奏《草原恋背景》《万马奔腾》唱响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蒙古族长调《赞歌》响彻西藏雪域高原;乌力格尔好来宝赴蒙古国参加“国际少儿艺术节”并斩获金奖;好来宝班的学生去四川成都参加全国曲艺少儿大赛获得二等奖;版画班学生连续九年参加“全国少儿版画”大赛,年年收获特金奖和一等奖,并有多幅版画作品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向世界展示了该校师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十年来,该校先后培养了百余名有本土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很多学生在美国、北京、上海、呼和浩特等地的艺术学校民族文化专业学习和工作。
在康喜玛看来,传统文化教育让蒙古族的孩子们对自己的文化加深了解,同时也对其他文化更加包容。目前她的学校和北京、深圳等地的学校共同举办了多届交流活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让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
除了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还非常重视蒙语教育。根据学校的规定,蒙古族学生的授课以蒙语为主,不过学生需要在2年级开始学习汉语,3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这一规定在通辽大部分民族学校得以实施,蒙古族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熟练掌握3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