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7-26 04:52来源: 网络整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本着“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在总结北京市“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的基础上,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在西藏自治区推广“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组团式”教育援藏创新于北京,植根在西藏拉萨,3年多来,北京始终走在各对口支援省市前列,“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在普惠拉萨孩子。
建机制,开创“组团式”教育援藏新模式
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统一部署,“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利用对口支援省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向西藏选派支教教师,培养造就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团式”援藏始于2015年,但小学是在2017年才有的概念。所以,北京市首批小学“组团式”援藏队伍,甫一出现,便吸引了关注,责任有多重,不深处其中很难真切地体会。转眼间,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的援藏教师鲍立芹在拉萨市第一小学已经工作两年了,时至今日,她仍清晰地记得:2017年4月的一天,在接到招募援藏教师消息时的兴奋之情。只是,那时谈希望,这时谈总结。拉萨市第一小学成立于1952年,已经有67年的办学史。这是一所拉萨名校,荣誉的背后是“一小”人67年的接续奋斗。其实,从迈入学校时的那一刻,鲍立芹就感受到学校的管理是薄弱的。“可既然来了,就要做出成绩”秉持这样的初衷,鲍立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牵头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局部调整管理方案,在推行中不断调整,在调整中加强沟通,学校的管理在一点一滴地提升。在鲍立芹的带动下,在谋求一种长效的、有效的、规范的、科学的理念之中,学校的整体能力在提升,孩子的获得感在显著增强。
开创“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河后,2017年8月,北京市“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拓展,由单一援助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拓展为同时援助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北京中学、拉萨市第一小学、拉萨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学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各个学段,特别是精选了北京四中、八中等一批顶级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真正实现了提质增量。
内地西藏班是许许多多西藏学生和家长最为期待的,可是内地西藏班都在内地,何时才能“搬到”家门口呢?在接受“组团式”教育援藏期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成绩年年突破,办学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了100%,本科率达81.04%,一本录取率达33.13%,多名高三毕业生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各项指标连年迈上新台阶。学校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由2014年380分一路攀升为2017年的444分。
夯基础,增进西藏教育内涵式发展自身动力
建立西藏与内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帮助西藏整体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切实提高西藏受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摆在北京教育援藏人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在持续投入改善拉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十三五”期间,北京援藏资金进一步向县(区)基层、贫困地区大力倾斜,仅2017年就投资约7500余万元,用于当雄县学校太阳能供暖工程,支持城关区建设第22幼儿园,支持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开展校园楼宇内文化提升改造,支持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开展校园人文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等。
都说一年有四季,可在拉萨当雄县只有两季:一个是冬季,另一个“大约是冬季”,这里年平均气温比拉萨低8至10度。以当雄县纳木湖乡中心小学为例,这所学校距离拉萨市区220公里,海拔4700多米。在北京援藏指挥部对接下,北京援藏投入资金4000万元实施的当雄县小学、初中学校太阳能供暖工程于2017年启动,目前已经全部实现供暖,全县近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供暖设施的完工,将当雄县学校教工和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室内平均气温提升至20℃以上,教室不冷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了。
在以教脱贫实践中,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点设立“京藏宏志班”,面向拉萨市精准招收建档立卡户学生31人,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为班级配置优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量身设计课程体系,通过教育资源倾斜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更好更快成长成才。后期还将投入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进一步瞄准精准扶贫,把“京藏宏志班”覆盖至小学、初中、高中12个年级,充分发挥以教脱贫的作用。从2017年开始的“京藏宏志班”北京游学交流活动中,老师们把讲在课堂里、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融入首都的实景里、拉萨学生的旅途中,逐步增进了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意识。
带队伍,促进“输血式”援藏转向“造血式”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