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不起民营医院到不愿回公立医院,一位院长的体制外13年
发布时间:2019-07-17 19:10来源: 网络整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束在沈阳的任职后,李绍伟选择了做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CEO。而这时他已成为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导,科研教学工作也再次走上了正轨,选择CEO这个职位意味着需要在专业之外付出大量精力进行行政和市场管理工作,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个挑战。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医院快20年历史了,还是个三级医院,我们一定要走科研与学术结合的发展道路,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跟世界接轨的路。而我在公立医院做过院长,还在美国留过学,最熟悉这种发展模式。”
如今,李绍伟已接任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CEO三四年了,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就是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研究生、博士生,送年轻医生出国深造,开阔眼界,并以两个月一期的频率开办各种专业培训班。
但和大多数民营医院一样,人才也是让李绍伟最头疼的问题,他希望能多送一些优秀的年轻医生出国深造,带回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把专业发展起来,但他没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可以送出去。“政府部门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北京想要吸引一些优秀的年轻医生加入,还是很难,这让我很苦恼。”
所以他希望医院能够再扩大规模,改善硬件条件,能把整栋楼都租下来,有了空间就能把业务量继续做上去,医院有钱了,也就能开出更高的价格吸引来人才。“必须要有人才,并且让他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工作,以后都送出国,要在国际上有发言平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医院营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李绍伟也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一个省自然科学基金。更令他高兴的是,随着更多的国内知名专家加盟爱尔集团,爱尔在北京已经成立了角膜病研究所、白内障会诊中心、遗传病诊疗中心等。
李绍伟还有一个梦想:将来在北京建立一个儿童眼科医院,把儿童的各种眼科疾病都集中在一起治疗,他认为这会大有前途。“儿童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太多,能做的医生太少,很多孩子的眼病,都失去了黄金治疗机会。”
看多了被误诊误治以及不规范治疗的儿童病例,李绍伟也感慨确实不应该做这么差,我国儿童眼科领域确实还有待于提高。“比如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在这些年虽然有些进展,但还是落后,国外在20年前就没有摘眼球的事了,国内现在还在摘。”
“所以儿童眼科医院一定要建起来,通过制定诊疗规范进而影响整个行业。”李绍伟说,“但现在还做不到,北京房子太贵了,也需要人才,我希望在我退休前能实现这个梦想。”
建立眼库,建立角膜病中心
建立眼库,建立角膜病中心,让病人不再因没有角膜无法进行手术复明,是李绍伟的另一大心愿。
爱尔的角膜病中心已经有了,也在全国建立了10家眼库,2018年角膜捐献量约1200片,占全国捐献量的20%,但仅能满足爱尔集团内部急救使用,想要把角膜移植作为常规手术开展还远远不足,李绍伟希望还能有更多中心和眼库建立起来。
他曾为一个4个月大、双眼先天性角膜白斑、什么都看不到的患儿做了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孩子就能看到这个世界了。“移植一片角膜,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
他还曾为一名两岁多的双眼盲孤儿做了手术,孩子双眼都看不见,接触外界不是用手触摸,而是用舌头舔,走路经常摔跤,脾气非常暴躁。术后这个孩子与李绍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孩子本来应该害怕医生,但他一看到我就笑,让我抱他,性格完全变了。”
不光是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大量的角膜盲患者,感染、外伤、先天疾病、肿瘤等都可能发生在角膜,导致角膜盲。在西宁两天,李绍伟做了8台角膜移植手术,帮助8名患者重见光明。但中国有400万角膜盲患者,每年还新增10—20万患者,而我国一年能做的角膜移植手术最乐观估计,也不到一万例。“现有病例,我们做400年也做不完,大量患者终其一生也见不到光明。”
大约80%角膜盲患者可以通过角膜移植脱盲,对这些患者来说,光明和黑暗只隔着一片角膜,但我国的现状是:角膜捐献量太少了,因为缺乏移植用的角膜,很多医生没机会做这个手术,没机会深入治疗和了解角膜病,还可能因此造成误诊误治,还有很多患者因贫困无力就医。
“解决角膜捐献的问题,建立眼库,非常重要,刻不容缓。”李绍伟说,“国际上成功的眼库都是第三方非营利组织在运营,已经有了成功经验,美国的角膜用不完,印度也很多,只有中国大量病人因没有角膜无法得到救治,中国人口这么多,每年能有10万片角膜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