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市第一所大
发布时间:2019-06-17 06:44来源: 网络整理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48,163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291.8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也是京港大学联盟校。留学生培养本、硕、博全覆盖,来自146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也是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华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我校成立西欧研究中心,同时入选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臧强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目前您所关注到的是新浪2019《高考大讲堂》的特别访谈节目。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臧处长欢迎您。
臧强:主持人好,各位考生、家长大家好。
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要高校
主持人:我们知道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于1954年,但其实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通州师范,后来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发展,今年刚好也是学校成立65周年。在此可否与我们一起回顾首师大的历史发展历程吧?
臧强: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原名叫做北京师范学院,1980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重点大学。1992年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此后随着1993年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校,1999年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以及2011年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的先后并入,首师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2014年首师大成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省部共建大学。2017年首师大进入了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可以说经过65年的建设,我们学校无论是从办学层次、师资力量、学科的发展乃至学校的整体资源来说,都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是培养高素质师资和其它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高校,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行各业都输送了大批的现代化的人才。
注重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协同发展
主持人:好的,另外我们也祝福我们的首都大学65岁的生日快乐。从通州师范到如今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都师范经历了很多的努力,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您刚才说的是我们从一个师范的院校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院校,非师范专业是否也独具特色呢?可不可以讲一下它的人才培养?
臧强:虽然首师大是一所师范院校,我们一直以来在加强师范专业的建设,同时也注重非师范专业的建设,我们非师范专业也毫不逊色。目前学校在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来支持高水平教师教育的发展,我们注重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协同发展。截止到目前我们学校形成一批有实力的非师范类的专业,我们国家特色专业中的西班牙语、俄语、地理信息科学,都是非师范专业。还有像北京市特色专业里面的世界史、教育学、心理学、生物技术、美术,这些都是非师范专业。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特色专业,例如像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音乐与舞蹈,这些专业是在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进行招生的。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我们的非师范专业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学校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力培养与专业训练结合,主修和辅修互补,文理和艺术兼长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大力推动本科教学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教授授课,数量质量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