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抓骗,也别忽视了境内防骗教育
发布时间:2019-06-14 05:29来源: 网络整理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7日,94名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台湾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从西班牙押解回国。值得注意的是,多起性质恶劣、金额巨大、影响严重的案件均出自该诈骗团伙之手,其中包括三年前备受社会关注的甘肃乡村教师被骗积蓄后绝望自杀案。
这个案子堪称是不折不扣的悲剧。受害人是个非常普通的乡村教师,长年过着节衣缩食的简朴生活,好不容易积攒了23万元,本来想用这些钱买个房子,却在2016年5月11日突然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自称警察,威胁其涉嫌“洗钱”,要冻结所有资金。在被骗后,这个不幸的教师在绝望中自杀。
近年来,各种名目的诈骗案层出不穷,轻则谋财,重则害命。 目前,诈骗手段、涉案群体也越来越多样,甚至出现了跨国诈骗团伙。想让诈骗分子没有生存空间,除了要联合公安、电信等多部门进行打击,甚至在海外抓骗,更要在预防上做好工作。
尽管媒体一再宣传诈骗的危害性,但仍有人不断被骗,除了诈骗者伎俩狡猾外,受害人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且,被害人大多是信息接受较弱的一批人,或者是不看新闻、脱离现实较远的老年人,或者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诈骗分子重点“攻击”的对象,也是防诈骗教育应该格外侧重的群体。甚至可以说,防诈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当全社会不同群体对待诈骗行为有较强的防范意识与能力后,这些诈骗者才会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再就是提高特别领域的防范意识。比如,假冒公检法的诈骗是很常见的,那就是利用了受害者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对于司法机关的“敬畏”心态。其实,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司法机关也要依法办案,如果吆五喝六地提出马上转款、不许打电话、不许找律师,这明显就是违背了基本的程序正义原则,这时公民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不。
还有,就是冒充身份诈骗。在个人信息被泄露后,诈骗分子直接以身边人的口吻来威胁对方。笔者就有朋友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某日,突然接到自称领导的电话,对方可以直接点名,说出朋友的详细信息,令人难以置疑。因此,在防诈骗教育里,要格外注意这些细节,遇到那些不确定的“威胁”时,不妨多想想,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而且,防诈骗教育不只是法律上的教育,更应该是人性的教育。很多诈骗者利用的就是人性中的弱点,或贪婪或畏惧,并且根据被害人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诱导”。比如,被害人是学生,就在学业上搞威逼利诱、大做文章,若被害人是老年人,则多在保健医药等方面设置圈套。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些方面专门提高防范意识,那么悲剧会减少很多。
目前,对待诈骗者和诈骗行为,网络舆论场上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但在那些新闻资讯、网络信息相对蔽塞的地方,要让其中的普通人免受诈骗之扰,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西蒙)
责编:吴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