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资讯 >

对话阿里云郭继军:云计算的中场战事怎么打?

发布时间:2019-06-10 18:51来源: 网络整理

从PC革命、互联网革命到云计算革命,技术浪潮迭代已经拉开了新帷幕。

2006年,亚马逊推出业内首个云计算产品Amazon EC2(Elastic Compute Cloud),此后IBM、Google跟进。阿里云作为中国首家大举押注云计算的公司,如今已经占据了云计算市场的半壁江山。去年,腾讯宣布第三次重大架构调整,也将云计算提到了战略级高度,华为云、金山云等后起之秀也在不断追赶。

初期拓荒,从无到有让人们信赖云计算,市场教育的过程中先行者从未有过半刻轻松。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做数据精准管理等诸多需求,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云计算成为不可缺失的战略高地,后来者紧追。

从2009年阿里云正式成立至今,10年间,国内云计算厂商逐渐崛起,云计算到了中场赛事。阿里云作为先行者,在路线选择上对于后起者或有借鉴,但它也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占据国内公有云市场头把交椅,如何避免战术懒惰、如何应对后来者?

燃财经(ID:rancaijing)就此对话阿里云智能战略与市场部总经理郭继军等高管。郭继军此前任职于IBM,从传统IT外企到本土互联网公司,他希望云计算能够成为所有企业都买得起的服务,而不是奢侈品。

摆在阿里云面前的,依然是一场规模战。巨头林立,短期内盈利不会是首要目标,阿里云发出渴望“被集成”的信号,希望真正让利给合作伙伴,给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更多空间。

战略篇:规模先于盈利,公有云才是终极命题

面对万亿级的云市场,巨头下场,除了技术和服务之外,规模发展而牺牲短期盈利成为不可回避的策略,公有云市场尤其如此。

云计算有四大部署模式,分别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行业云。公有云是放在互联网上提供的云服务,可扩展性和规模共享性强;私有云通常是由企业或政府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或是由运营商建设托管,内部用户通过内部网络获得服务;混合云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计算模式的混合体;行业云通常由垂直行业内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机构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企业或公众提供服务。比如,医疗云可以为不同的医疗机构提供病情数据和治疗方案等。

对于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来说,公有云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商业模式上的区别是前者持续付费,后者一次性采购,短期财务上来看,私有云的回报会更直接,公有云有分期摊平成本的问题。

“阿里云依然坚定公有云是终极命题的信心。公有云有天生优势,要想短期盈利,增长就会遇到问题。我不想把利润跟规模这两个点冲突起来,但只有把规模做上去,才有可能有利润”,郭继军对燃财经表示。

这是否意味着在市场教育前路尚远,面对讲求规模效益的云市场,烧钱还会持续很久?郭继军对此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私有云比公共云利润高的状况只是一种过渡现象,因为大家还在教育市场,私有云还被当作奢侈品在售卖。私有云可以看成是对传统IT的替代,而公有云在未来一定会发挥出比私有云更多的价值,不只是降本,还有对云端的创新。

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公有云的共享属性。所有大企业购买的IT设备绝大多数负载率都低于10%,峰值和低谷的差异其实不大。公有云是一台服务器大家共用,你是低谷我可能是峰值,就可以削峰填谷,通过规模形成综合效益的价值,这是私有云做不到的。

郭继军打了个比方,一个公租房里,几个人共用一个CPU,负载率是百分之七八十,持续运转;而如果你自己买一个CPU放在家里,可能只能用上10%。哪种方式效率高显而易见。但出于安全、合规、业务量等考虑,私有云依然有需求。

以亚马逊AWS为代表的一派曾宣扬,“公有云才是未来,私有云必将走向灭亡”。如今看来,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结合,即混合云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

青云Qing Cloud市场副总裁刘靓告诉燃财经,虽然云计算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但现实情况是,每家企业IT的历史和现状,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向都有着极大差异性,为此厂商需要给予充分灵活的解决方案。理论上公有云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最具有灵活性和成本优势,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会让私有云和混合云长期存在,“最起码20年”。

阿里云最近也在提出混合云。郭继军告诉燃财经,除了数据保护、合规等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发生在公有云。“作为一个过渡,混合云会长期存在,但从效率角度来讲,未来的终极命题一定是公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