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援藏采访纪实②:教育援藏,星星之火点亮雪域高原教育之光
发布时间:2019-05-28 20:35来源: 网络整理编者按:2016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以下简称“援藏工作组”),带着潍坊市委、市政府的重托,进驻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开始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三年来,在潍坊市委、市政府和山东省援藏中心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援藏工作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历批援藏工作组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不忘初心,永不懈怠,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圆满完成援藏目标任务,实现对口援藏工作新突破。日前,记者跟随潍坊采访团前往南木林县实地采访援藏干部的工作生活,镂刻他们的创业足迹,感受他们的赤子情怀,凝望他们的援建丰碑。
“马兰花开、马兰花开、风吹雨打都不怕......请你马上就开花,开几朵呢……”伴随着潍坊育华学校老师“三朵”命令的发出,孩子们三三抱成团。眼前这一幕是发生在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组织的“藏汉情、齐鲁行”主题交流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在游戏中,鲁藏两地学生很快熟悉起来,大家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瞬间消失,大家还相互结对子在学习上帮扶,共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把教育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持续加大援藏资金投入,三年累计为南木林县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3635.28万元,不仅做好“规定动作”,还主动作为做好“自选动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南木林县教育发展。
学生们严寒天气下也能写字学习了
位于西藏中西部的南木林县境内年平均气温5.9℃,极端最低气温逼近零下20℃,极端最高气温26.5℃。
五月时节,世界屋脊,湘河两岸,尽管光照强烈,依然难挡雪域高原丝丝寒意,部分地区还飘起了雪花,裹着棉衣出行的人们随处可见。
“以前天冷的时候,教室里没有供暖设施,学生上课只能读书,字都写不了。”南木林县艾玛乡夏噶完小副校长吴坚曲达一语道破了当地气候的恶劣和办学条件的简陋。
夏噶完小现有在校小学生720名,幼儿园学生180名,全部为住校生,每两周放一次假,学生离校最远的有20公里。吴坚曲达介绍说,以前教室里没有供暖,遇到极寒天气,学生冻得都伸不出手写字,上课只能读书。“学生宿舍里也没有暖气,冷了只能多盖点被子取暖,师生感冒的非常多;老师想生炉子取暖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整牛粪和煤炭,煤炭也不是很干净,非常呛人。”
面对采访团提出的为何不用电暖气取暖的疑问,吴坚曲达解释称,学校的变压器经常跳闸,电器基本上没法用,更不用说用电热器进行取暖了。
“当地光照非常强,我们就想能不能在这方面做点文章。”援藏干部王志波介绍说,他们入驻南木林县后花了一个月时间对全县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多次与内地企业山东科灵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协调。最终,经过一番考察论证之后,太阳能供热项目于2018年正式上马运行。
不仅如此,夏嘎完小的变压器问题也解决了。在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的协调下,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无偿向艾玛乡夏噶完小捐赠250千瓦变压器一台,完全解决了学校供电问题。
“现在冷天我们也能正常教学了,孩子们冬天感冒的也少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提高了很多。”吴坚曲达话语中充满了对援藏工作组无限感激。
据介绍,像夏嘎完小一样,秋木乡中心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在援藏工作组的帮助下也告别寒冬“过暖冬”。而与此同时,潍坊第六批援藏工作组还带动地方投入931万元,为拉布普乡中心小学、仁堆乡中心小学、卡孜乡中心小学、热当乡中心小学等四所小学进行了空气源热泵取暖改造,效果良好。
教职工再也不用挤一间宿舍了
卡孜乡完小有教职工40人,而教职工宿舍只有22间,而且都是一间间低矮的平房,没有厨房,也没有独立卫生间。用学校校长尼玛旦增的话说,“单身汉们只能挤挤住一间屋,凑合着住。”教师住房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流失。
在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的帮扶下,一座崭新的教职工宿舍楼拔地而起,十八套教职工宿舍,每个宿舍还有独立卫生间,干净敞亮,让老师们生活的非常舒心。
“原来一家三口住一间屋,也没有卫生间。”从乡镇小学调入县完小的藏语老师普布普尺于2018年10月份搬进了援藏工作组援建的教职工宿舍,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这让普布普尺感觉非常欣慰,“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非常感谢他们,以后会更加安心的教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