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抢抓智能供应链的“风口期”

发布时间:2020-02-06 05:40来源: 网络整理

  ——专访奥展实业公司董事长、紧商网创始人黄成安

  本报记者李中

  随着电子商务兴起,市场趋于透明,原本靠打“价格战”为生的传统企业大有衰退之势。作为工业辅制品的传统五金市场因“物小利薄”首当其冲,不少五金批发实体市场正在逐步萎缩。

  让人惊叹的是,由温商创办的奥展实业频频以高质量、高价格为“杀手锏”,出其不意独占鳌头,国内近20%的不锈钢紧固件都出奥展之手,创造了紧固件行业的“奥展速度”。在温商回归的号召下,奥展公司斥巨资在滨海新区建设紧商智能供应链产业园,成为紧固件行业试水智能供应链的“第一人”。近日,记者采访了温商奥展实业公司董事长、紧商网创始人、杭州市紧固件协会会长黄成安,就如何整合供应链资源,做强做精企业分享他的经验。

  打通降成本“最后一公里”

  记者:早在2017年,国家就出台要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将开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在紧固件行业较早试水智能供应链的企业家,你是如何看待未来智能供应链的“风口期”。

  黄成安:过去传统供应链、渠道的链条过长,很多成本往往都花费在仓储费用上,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

  反观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新零售模式,主要就是通过压缩仓储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商品单价来吸引消费者。工业品仓储完全可以通过协同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压力。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研发打造奥展易购电商平台,依托“智能制造+云仓+互联网”,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工业品智能供应链平台。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智能的供应链理念引入其中,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让不同店、仓储品实现实时调拨销售,降低库存风险,打通降成本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国家提出供应链的创新要求,在国家战略的力挺下,供应链智能化势必迎来最好的时代。温州紧固件有着完善的制造产业链,特别是在供应链领域,未来温州的创新能力、集聚能力和对整个流通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会非常强大,这也是我回归家乡投资兴建紧商智能供应链产业示范园的不竭动力。

  分工协作互利共赢

  记者:与其他五金类制造企业先专注生产再不断壮大,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不同,你从一开始就明确目标——要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模式,凭借这一模式,这些年奥展企业一直保持迅猛发展势头。这一模式对于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有哪些借鉴意义。

  黄成安:过去邻居生产一款畅销的产品,很快大家都会跟风,形成一村一品,小商品拓展出大市场,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失为共同致富的一种方式。但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当下,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相互压价,造成恶性循环,这种靠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已没有前途。

  这几年温州涌现出众多隐形和单打冠军企业,很大程度得益于产业分工协作生产模式,让企业甩开包袱,专注于某一领域,这样更容易做精做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趋势将愈发明显。

  如何让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搭乘大项目、大平台的“顺风车”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已经产业转型升级一个重要抓手。这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产业供应链智能园区,在成功打造嘉兴核级不锈钢产业园的基础上,在开发区滨海园区兴建紧商智能供应链示范园,该园区占地面积达118亩,实行不同于传统产业园区的运行模式,我有信心将该区打造成集生产、研发、物流配送、仓储、供应链工业原辅材料交易于一体的工业服务业综合体,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要素保障,这种集聚式工业供应链产业园模式将会代表未来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整合资源做优产业链

  记者:传统制造业通过“互联网+”衍生出众多的生产服务模式,固有的思维模式被冲击。在“互联网+”下,往往最熟悉的事物,也是我们最不了解的。那么, “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黄成安: “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这不是“物理反应”,应该是“化学反应”,它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过程。

  未来传统制造业要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一定要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贯穿到生产、仓储等各个产业链环节。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匹配。例如一辆配送车只能装载百分之八十的货物,剩下的空间被全部浪费。通过工业物联网分析支持利用率可提升至百分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