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化战争,变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1-21 12:15来源: 网络整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军事应用,现代战争形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智能化战争已初现端倪。智能无人系统与机器人有可能主宰未来战场,物联网、智联网与脑联网将成为战争基石,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社会域深度融合,将迎来智能泛在、万物互联、人机共融、全域协同、控网夺智的智能化战争。

  改变战争形态,战争谱图趋向泛化

  战争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步而不断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演进趋势,相继历经冷兵器战争向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热核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等形态的依次转变。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基因、微纳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加速发展,从科技创新到物质生产再到战争实践的演进链条被全面打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全时、全域对作战中全部力量的各种行动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实时计算、实时推送,使人类能够突破思维的逻辑极限、感官的生理极限和存在的物理极限,人类军事对抗的疆域势必从自然空间、技术空间、社会空间到认知空间,形成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三大作战维度,战争边界向深地、深海、深空、深网、深脑领域延伸,呈现出极深、极远、极微、极智与无人、无形、无声、无边的特点,战争形态正加速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即由“数字化+网络化”的初级阶段,向“智能化+类人化”的高级阶段加速演进。智能化战争将泛化对抗争夺,军事与非军事领域一体化特征更加明显,作战领域极限拓展,平时与战时边界日趋模糊、前沿与后方界限不再分明,智能渗透到未来战争全要素全过程,将重绘战争边界,传统的战场和战线难以再现。

  改变战场主角,作战力量发生质变

  作战力量是人、武器装备及作战方式构成的力量体系的整体描述,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本质上是先进军事技术与新型作战思想联姻的产物。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武器平台和作战体系不仅能够被动、机械地执行人的指令,而且能够在深度理解和深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机器擅长的算、存、查等进行超级放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自主、能动地执行特定任务。可以说,武器平台和作战体系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主动地发挥出人的意识作用,甚至可根据特定程序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作战任务,智能技术赋能改变最基础的作战要素,作战力量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人逐渐退出对抗一线,智能化装备将大量、成建制地走上战场,传统意义上“人对人”的战争将变为“机器对人”或“机器对决”的战争。人与武器装备的区别变得模糊,甚至难以区分是人在发挥作用还是机器在发挥作用,人们惊呼“人与武器装备将成为伙伴关系”。智能化武器装备正逐渐成为战场“主角”,在群体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各智能作战单元能够根据不同作战任务需求和战场态势变化,通过泛在网络,随遇接入,自主适应,弹性编组,动态调整,组成人机混合或自主无人作战集群,具备多样化作战能力,实施群体自主协同作战,人在作战中更多地是充当“计划员”“管理员”“指挥员”的角色。一些新型作战力量从分散化、配属化的组织形态向增加比重、融合成军、独立成军方向发展,军事力量体系将发生革命性重塑。

  改变作战样式,颠覆传统战斗形式

  恩格斯指出:“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智能技术向作战领域的快速渗透,必将颠覆战斗力的表现形式。智能化战争在大数据、超级计算、智能通讯、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推动下,将以“意想不到”的新方式和“无所不能”的新面貌,颠覆人们固有的认知。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战、精确战、网络战等典型作战样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战争越来越呈现出自主化、无人化、低成本、灵巧式、高超速等特征,以自主集群消耗战、自主潜伏突袭战、自主跨域机动战、自主认知控制战为基本作战类型的自主并行作战,将成为智能化战争的典型作战样式。利用自主集群的“低成本”“大规模”“高分散”“自适应”等特点,实施分散作战、饱和攻击、协同防御,使敌“防不住”“攻不下”。利用自主武器“能休眠”“长待机”“可激活”等特性,在敌开进地域、重要航路、核心设施、关键设备、要害部位、重要系统等提前预置,先期设伏,休眠待机,适时激活,猝然发起突击,令敌难以防范。利用自主装备打击力、机动性、隐蔽性强等特点,实施大范围、长距离跨域机动作战,让敌无处藏身。未来智能化战争中,单独采取自主集群消耗战、自主潜伏突袭战、自主跨域机动战、自主认知控制战中的某一种作战样式并非没有可能,但四种基本样式交叉混合运用、针对作战全要素全系统的自主并行作战将成为常态。因此,智能化战争是人机智能一体的作战,是从武器平台、指控体系、作战终端、战场环境等全方位、全领域进行升级、换代、重塑的战争形态,呈现出人机协同、智能主导、云脑作战、全域对抗的特征。

  改变制胜机理,突破传统交战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