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这14款APP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被中国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3-27 08:37来源: 未知

2018年12月3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公告称通过技术检测以及用户举报发现,快手,QQ音乐,手机天猫等18款APP疑似存在过度收集用户短信,通讯录,所处位置等用户敏感隐私信息,甚至有万能看等9款APP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手机APP里的门道

在大数据时代,谁掌握用户的喜好,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脉动。在互联网时代,APP可以通过搜集记录用户点击的新闻内容,通过人工智能描绘出用户画像,再精准的把产品的广告推送给用户。

互联网企业的收入大多来自向用户推送的广告,而且在APP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会向用户分享广告收入。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经济下,没有任何服务是免费的,你看似免费的业务,其实产品就是你本身,你在享受所谓的免费业务时,你泄露的个人信息或者个人喜好,就已经在为自己埋单了。

个人隐私泄露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有些不良的APP为了能使用户的信息价值榨干,会泯灭良心地将其转手卖给不法分子。这也是当今为什么你会接到那么多不明手机的诈骗骚扰。

而且危害更大的是,如果不法分子将个人信息进行串联之后,就可以顺藤摸瓜,冒充你家人的亲戚朋友进行行骗。诈骗分子会编造你家人出了交通事故的谎言,让你汇钱到某个特定的银行卡,你询问他家人的讯息,诈骗分子也回答得头头是道,没有任何披露。特别如果是老人接到电话后都会信以为真,从而上当。

笔者认为,个人信息串联起来就会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个人信息一旦被诈骗集团掌握,就像打麻将凑齐了牌后就可以胡了。量变会引起质变,不能麻痹大意,透露个人隐私的不明APP最好不要使用。

行业自律

很多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精确获取用户,但是如果对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伤害,会透支用户的好感度,在互联网行业低门槛的准入标准下,不是舍我其谁,只有有良心的企业,才值得用户的信赖。

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不能丧失社会责任感。互联网技术的本质不仅是为人类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造福社会。

违法成本太低

脸书就曾因为泄露用户的隐私,被全球网友唾弃,扎克伯格还因此被美国国会“邀请”去接受质询。可见个人隐私的泄露,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我国,互联网经济处于新兴行业,很多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无法可依,或者处罚很轻。触犯个人隐私的互联网企业,即使在遭受有关部门约谈后,仍然我行我素。这和处罚太轻有关,获利的利润远高于违法的成本,就丧失了法律的震慑力。

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立法,增加处罚力度,才能还网络世界朗朗乾坤,不能让不法分子钻漏洞来牟利。

笔者觉得,大数据掌握在好人手里,能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协作性。但是掌握在坏人手里,就能让你处于“裸奔”的边缘。

每个时代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副作用。我们在防止被新技术反噬的前提下,不能因噎废食,多给新生事物一点时间和空间,社会就是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