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创建12个省级智能制造基地
发布时间:2019-12-21 18:41来源: 网络整理昨天,江西省召开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目标提前完成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通过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的持续推进,我省智能制造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前11月全省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67亿元
我省将智能制造作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主攻方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16年,我省启动了推进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明确了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累计推广应用10000台(套)智能装备、建设1000个“数字化车间”、重点培育发展100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打造10个智能制造基地的目标和工作举措。
近年来,我省突出政策引领、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试点示范、精准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万千百十”工程的实施,以开展试点示范为抓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以培训、推介、现场观摩等形式,分享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路径与成效,带动同行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三年来建设了119个试点示范项目,共带动了487个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总投资632亿元,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应用了智能装备18265台(套),实施了1293个“数字化车间”;创建了南昌高新区、吉安井开区等12个省级智能制造基地;重点培育发展了186家智能装备企业。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联合会统计,今年1-11月,全省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7亿元,同比增长16.5%。在各地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的预定目标。
创建12个省级智能制造基地
我省推进智能制造工作,省、市、县建立了良好的上下联动机制,各地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各地充分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南昌市结合现有智能装备产业技术优势,制定企业裂变扩张行动计划,突破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如佳时特数控运用华中数控9系统(国产大脑)研制定位精度1微米、重复定位精度0.5微米的高精密机床;南昌矿机运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实现矿机装备远程运行维护等。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已见成效。我省共创建了12个省级智能制造基地,各基地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坚持创新智造引领,培育发展新动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南昌经开区呈现出“1+3”产业“大集群”发展态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220多家,全力打造“100亿级”的装备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南昌高新区壮大了泰豪科技、中广核贝谷、中机科技等一批有较强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了丹巴赫机器人、宝群电子、众加利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成长型企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小蓝开发区积极引进系统集成服务机构入驻,与宁波智研院共同创建江西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哈工大机器人创建南昌研究院,为基地企业提供技术研究、方案解决、分析诊断、产业孵化等服务,并逐步辐射全省。
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39.5%
各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稳步提升,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的互通互联,经过对300个企业项目进行分析和测算,企业单元智能设备、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层级,分别占比39.2%、30.8%、20.0%和10.0%。我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正在从单元智能设备、智能生产线相对简单、低层级开始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更复杂、高层级发展。
通过分类施策,各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各具特点。有色行业基本普及在线监测应用,选冶、加工环节关键工艺数控化率超过50%,实现管控集成、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20%以上;电子信息行业大部分企业的工艺流程布局、车间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基本形成,32%以上的企业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协同与集成应用;纺织服装行业在个性化定制上积极探索,如赢家时装引入全渠道智能定制,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做,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同时开展了数据的深度挖掘,为企业产品定位决策提供方向;汽车整车行业实施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最高,大部分整车企业建立了完整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如汉腾汽车,冲压车间拥有国内主流的机器臂生产线,实现100%自动化率,总装车间通过光纤进行实时通讯、实时监控等。
据2019年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评估数据,我省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为39.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61.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2.2%,工业云平台应用率为37.9%,跻身全国中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