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扶著老人跨過“智能”門檻

发布时间:2019-12-04 12:36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扶著老人跨過“智能”門檻

報載,某地在向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高齡津貼時,除按規定向社區報送身份証、銀行卡等,還要用智能手機統一下載一款專用APP進行每月一次的認証。認証時,不僅要對身份証原件掃描,還要拿著手機正對著攝像頭“刷臉”拍照,並按APP提示在短短一兩秒時間內依次完成“搖頭”“眨眼”等動作,稍一晃動或超時便認証失敗,得從頭再來。有的高齡老人由於身體原因,多次認証都無法通過,隻好“忍痛割愛”,放棄津貼。

智能產品在老人面前不那麼智能,的確值得我們反思。隨著智能化設施的發展,現在不少政府便民窗口,還有銀行、醫院、車站、機場、超市,以及居民購買天然氣、繳水電費等,都推出了智能化服務系統,甚至連街頭的小吃攤、農貿市場的蔬菜攤等,都可以掃二維碼支付,使人們享受到很大便捷。但是,面對智能化服務,許多老年人卻感到一籌莫展,甚至不知所措。除前述外,還有一些老人不會用支付寶、微信付款,不會用打車軟件叫車,不會用共享單車代步﹔去醫院看病,不會網上預約﹔到銀行排隊,不會預約叫號……平素人們使用起來十分方便的智能化設施,一些老年人卻覺得並不方便。

老年人之所以被阻隔在智能化服務之外,主要是因年齡和身體機能所致。應當承認,老年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弱,致使對社會上不斷涌現的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設施,要麼搞不懂,要麼學不會﹔甚至由於聽說一些網絡詐騙案例,而對智能化設施抱有畏懼心理,拒絕使用智能化設施。

幫助老年人適應智能化服務,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奉獻熱忱,創造條件、主動幫助,扶著老年人跨過“智能”門檻。譬如,開發、配置一些智能產品或者服務時,需要有適老化考慮,包括使用步驟、操作界面設計等,都應兼顧老年人感受,降低操作難度,讓老年人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容易上手。公共部門可以針對老人看病就醫、交通出行等,適當加以引導和幫助,加強信息宣傳和知識普及。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針對老年人的培訓,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智能應用,使其克服對智能應用的恐懼心理,從而放心使用高科技產品。另外,要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的特點,民生服務還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傳統渠道,以靈活多樣方式消除橫在老年人面前的“智能”屏障。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群體數量將越來越多,這是我們社會治理必須面對的一個客觀現實。推進社會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絕不能忽視老年群體。社會成員應共同努力,積極採取各項措施,扶著老人跨過“智能”門檻,讓他們在現代化、便利化、人性化的社會中安享晚年。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