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预报预测篇:把脉风云 从及时准确到精准智能

发布时间:2019-11-25 08:53来源: 网络整理

  中国气象报记者 申敏夏 黄彬

  从以手工绘制天气图为主,到以数值预报为主、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人机交互一键式发布预报预警;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到自动化、客观化、定量化的预报分析方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预报预测技术不断跨越升级,预报预测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抚今追昔,方知来路之多艰。在尚无卫星、雷达、数值模式、超级计算机的年代,气象预报预测工作的嫩芽艰难成长。而今,我国已构建无缝隙、格点化精细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大幅提升,不断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从经验预报到现代天气预报 挂心百姓安危锤炼业务能力

  1949年7月,第6号台风“格罗里亚”(GLORIA)在我国东部沿海肆虐——长江水怒涨,海潮汹涌而至,江海堤岸多处决口,造成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百姓伤亡。

  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广东湛江,带来长达十多小时的狂风暴雨。但根据精准预报,湛江提前部署,创造了“零死亡”的防台风奇迹。

  70年来,每一次台风来袭时,气象工作者的牵挂和紧张都不曾减少半分,但不断提高的预报预测水平让他们逐渐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近年来,我国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70公里左右,各时效预报全面超过美国和日本,达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是台风预报,降水、雷电、雾-霾、沙尘等预报预测准确率也整体得以提升。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当时,中央气象台和绝大部分省级气象台对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成效明显好于上世纪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使得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最终取得了抗洪斗争的重大胜利。

  2019年9月9日,一场大范围降雨裹挟雷电席卷华北地区。预报员熟练运用分辨率3公里的GRAPES预报模式,通过严密的观测网迅速捕捉到了其踪迹。随着暴雨、雷电气象预警信号齐发,各防御部门紧急联动,将一场局地致灾性暴雨的影响消弭于无形。

  从经验预报方法到现代天气预报方法,从粗略的定性分析到客观、定量化预报,再到如今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天气预报,7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日益完善,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气候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国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6.7%、80.4%、84.5%,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水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全国雾-霾过程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雾-霾网格预报时效延长至5天;能见度和PM2.5浓度预报时效延长到10天,重点区域月大气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率达73%。在气候预测方面,2018年国家级月降水预测评分69.4分,月平均气温预测评分为81.1分;汛期降水预测评分76分,气温预测评分为95分,均为历史最好成绩。

  预报预测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效益也越发显著。“我每天都仔细看天气预报,现在预报越来越准确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此肯定。“根据精细化气象预报,我们实施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可达到节水、增效、增产的目的。”河南省许昌市种粮大户张秋红这样赞许。

  预报预测永无止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始终是气象工作者执著守护的生命线、始终不变的抉择。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8年,全国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为90.8分,创历年来新高。

  从站点到格点 打造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天气预报

  气象服务广惠百姓的背后,是天气预报技术的快速发展。回首70年,我国天气预报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格点化预报升级的过程。

  曾经,气象部门主要针对2400多个城镇发布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如今,我国已建立了分辨率为5公里的实况分析和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一天两次发布11天至30天、24小时间隔的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日降水和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单独制作城镇乡镇站点预报早已成为历史。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包括天气监测、中尺度分析、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延伸期预报等在内的无缝隙天气预报业务体系。预报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由单一天气尺度分析向综合分析的转变;降水预报实现了由定性的落区向定点、定量的格点化转变;基本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30天时效的预报服务,以及全国陆地5公里(责任海区10公里)、未来10天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业务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