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人工智能普及课程进中小学课堂遭遇第一道难关

发布时间:2019-11-14 18:27来源: 网络整理

  人工智能普及课程进中小学课堂遭遇第一道难关

  爱玩却“玩不转”,“玩商”怎么补

  “上海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现状综合分析”相关调查数据

  本报记者 王蔚 马丹

  “This is AI。(这就是人工智能。)”国内首个为中小学生定制、以科幻小说为题材的人工智能普及课程,昨天下午在上海科学会堂启动。课程研发者开宗明义,就是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参与感,让他们在“玩”中达到人工智能科普的目的。但是,与会科研人员和教育专家在前期调研中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很聪明,“玩商”却不高,“不会玩”“怎么玩”“玩什么”成为常见的问题。

  卢湾一中心人工智能课堂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不怕难,只怕不好玩”

  启动仪式还发布了《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在对本市9个区的中小学师生调查后发现,目前开设科技类活动课程的学校里,开机器人课的学校占17.9%、开编程课的占19.4%、开STEAM课的占20.9%,而开设人工智能课的学校仅占3.7%,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任何科技活动课。

  开设这门新课,与会专家普遍担忧的第一个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让孩子玩人工智能,是“玩大”了,还是“玩超纲”了。上海科普志愿者协会少儿科普创造分会副会长华健介绍,课程大纲里的内容看似有些“艰深”,从图像识别到人脸识别、从无人驾驶到机器人,涵盖人工智能许多领域,但这绝不是要孩子们学得多难、多深,而是为了突破传统学习模型,唤醒创造力。

  “学校不开课,没有专门辅导,孩子们怎么会‘玩科技’?”上海科普志愿者协会少儿科普创造分会秘书长李元莉说,调查显示,对于智能教学产品,仅四成学生希望通俗易懂,大部分同学“不怕难,只怕不好玩”,有82%的人希望智能教具能让他们既动脑又动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连浅显、初级的人工智能教具和玩具都“玩不转”呢?调查显示,学校认为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知识储备不足”和“匹配的专业师资匮乏”。换句话说,就是老师也不会玩,且没有可以“玩”的课。

  人工智能课程背景故事撰写者、科幻作家江波说,该课程分3个模块:一是基础普及,二是赋能机器,三是创新与反馈。除了要求机器人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更主要的是赋予这门课程会“动手动脚”的功能,而要让机器人“会玩”,学生就得自己先“玩”起来。

  儿童游戏缺位或异化

  家长和教师对人工智能进课堂多少还有些忐忑或观望,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重视“玩”,正统的学校教育也是鼓励孩子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或许是将来类似人工智能这样的课程大面积进入中小学课堂可能会碰到的“软钉子”。

  也是昨天,“探游世界嬉戏童年”2019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游戏高峰论坛在沪举行,如何提高孩子的“玩商”,这一话题在论坛上引起了激烈交锋。专家们基本认同,提高“玩商”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

  中国目前有3亿多名少年儿童,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成才观念下,不少儿童过早地投身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幼儿园的孩子在校外机构提前学小学课程的不在少数;到了小学,不少孩子除了每天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在双休日、寒暑假参加各种补课,游戏、玩耍时间被逐渐挤占。

  “城市化压缩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将压力蔓延到了儿童世界。‘玩’成了儿童生活中的‘奢侈品’,也让真实的童年渐行渐远。”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李敏说,中国儿童的生活面临沙化危险,呈现“失乐”的童年景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儿童游戏的缺位或异化。“一些父母觉得‘玩’浪费时间,另一些父母则抱着功利的目的看待游戏,总觉得玩就要有所‘收获’。”还有的家长把“玩能玩进名牌高中、名牌大学吗”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时刻督促孩子抓紧学习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