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重庆江北建成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智能管理

发布时间:2019-10-30 18:04来源: 网络整理

  中新网重庆10月30日电 (记者 钟旖)“马路出现垃圾满溢”“路口有占道经营”“红绿灯出现故障”……这些都是城市管理中时常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30日,记者在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看到,随着一道道“请XX部门及时处理”的指令发出,1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相关执法人员便可“闻讯而动”前往处置。

  这是重庆江北在全国率先探索和构建起的“1322”架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与传统的城管人员巡查和市民提供线索不同,该中心发挥“智慧大脑”优势,结合视频智能抓拍子系统,可实现智能采集、一键批转、自动派遣、智能核查、智能结案,为当地城市管理带来从1.0到3.0的蝶变。

  记者了解到,城市管理1.0阶段即为智慧城管的网格化城市管理;2.0阶段为跨越了智慧城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3.0阶段则是智慧城管的智能化城市管理。目前,江北区的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已从传统的网格监督员发现为主,转型向以智能采集为主,移动巡查为辅、街镇网格“微循环”治理相结合。

  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08年12月开工,探索智慧城管,当时全国尚未有建设标准和成功案例。2010年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摸清了该区93万多个城市家具的家底,实现了身份编码数字化,有效解决城市问题220万余条,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流转与考核评价、自动生成、数据说话,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

  在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巨大显示屏上,实时监控画面和数据不时切换,显示着江北整个辖区内的实时动态。“目前,我们通过辖区内2400个摄像头,24小时关注城市动向。”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主任曾卿华介绍,在智慧城市管理方面,目前全国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已获得国家版权局6项知识产权。2018年12月,由江北区编制的全国首例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技术规范,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评审通过并正式发布。

图为“路口有占道经营”的处理前后反馈画面。 钟旖 摄

图为“路口有占道经营”的处理前后反馈画面。 钟旖 摄

  “我们的智慧城市管理采用1322架构。”曾卿华说:“1”是指一个大数据中心,即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3”是指综合监督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和惠民服务平台等三大管理平台;第一个“2”是指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和全业务融合两大支撑平台;第二个“2”是指大数据分析和部件物联网两大辅助平台。

  通过1322架构,江北区划分了6551个单元网格,区街两级责任网格461个。全区9街3镇1商圈、24个区级部门、13个社会公共服务单位、2个重要园区以及包含社区、物业公司在内的770个责任主体纳入智慧城市管理综合监督平台。一旦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在26分钟内便可实现立案、转接、处理、结案或反馈。

  截至目前,该运营管理中心已能对58类城市常见问题实现智能采集、自动派遣、智能核查、结案。下一步,运营管理中心平台还将继续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拥抱智慧城市管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