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首都师范大学成立高校首家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10-30 15:50来源: 网络整理

  10月29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李有增副校长主持,郑萼书记致辞,孟繁华校长宣布研究院成立决定。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中国教育装备协会理事长韩呼生、首师大副校长李小娟、北京市教委法规处处长王艳霞、人事处处长杨江林等出席会议。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志明受聘为研究院院长并率团队莅临。首都师范大学相关职能部门与学院负责人、人工智能教育项目专家组代表、北京区县教委及优秀教师代表、“互联网+教育”企业代表,以及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首师大郑萼书记在致辞中指出,首都教育是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支撑和基础,也是全国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风向标。如何为“四个中心”服务,对培养未来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对未来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在数字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关键关口。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脱离互联网环境,没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及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积淀,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引导培育力度,深化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的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这是首都师范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

  孟繁华校长宣布研究院成立决定:为深化“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关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技术与教育交叉融合,构建“三优”联动育人创新机制,引领未来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前沿研究,培养面向未来教育的一流人才,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担任,常务副院长由蔡可担任,副院长由孙众担任。

  郑志明院士在发言中指出,研究院不只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面向2035和2049这两个关键时间点,从基础教育抓起,布局营造首都乃至全国的良好教师教育生态环境,为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创新资源、软环境资源。作为研究院首任院长,郑院士就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清晰的定位。蔡可常务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工作目标,并从聚焦前沿课题深化研究工作、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试点改革、项目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整合资源等角度介绍了具体工作举措与正在开展的一些研究计划。

  北京市委教工委李奕副书记肯定了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市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指出研究院的成立对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服务基础教育的意义,并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教育部教材局田慧生局长指出,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引发的全方位教育变革,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多层次前瞻研究,同时也审慎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性教育挑战。田慧生局长殷切期望研究院能够发挥出研究平台、教师培训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要出成果、出人才、出团队。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指出,未来教师并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不意味着现在的教师就不会被淘汰,AI时代的老师,可能被重新定义,不但善于运用技术工具,而且在情感、价值观、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方面,能够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以后,这样的老师才不会被淘汰。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手段方法和内容支持都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内容,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速度将加快,集教师教研、进修、培训及实训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教师教育平台将产生,教师的能力也将随之进一步提升,首师大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站位高,有一定的前瞻性,相信能够做出引领性的成果。

  首师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是首师大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研究院将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协调信息工程学院,整合各院(系)优势资源及社会资源共同开展工作,旨在面对新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紧扣未来教育的属性、聚焦基础研究,推动教育相关专业的内容与教学改革,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及相关学科建设;促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开发,推进产学研政协同创新,深化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的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工作;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提供平台,为学校实现教育品牌升级提供抓手、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为校企协同创新搭建桥梁,为学校统筹管理提供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