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本地化造“中国方案”智能网联车
发布时间:2019-10-23 17:01来源: 网络整理[摘要]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2019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自动驾驶量产屡遭拷问,车路协同被推向舆论高点,适应本土属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也早被业内专家在多个场合频频提及。在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既展览会上,“商业化”、“融合”和“中国方案”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词,也为行业发展指点了方向。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2019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自动驾驶量产屡遭拷问,车路协同被推向舆论高点,适应本土属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也早被业内专家在多个场合频频提及。在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既展览会上,“商业化”、“融合”和“中国方案”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词,也为行业发展指点了方向。
30秒快速阅读:
1、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应回归用户需求“原点”,辅助驾驶技术解决用户痛点,增强用户信任。L3、L4级自动驾驶将率先在低速交通、代客泊车、园区接驳等场景落地。
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合作方之间如何建立深度互信至关重要。让用户可接受并享受到服务,是融合创新的基准点。
3、智能网联汽车体系架构1.0版发布,为顶层设计及企业研发提供思路,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确立系统性框架。
● 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应回归用户需求“原点”
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程中,自动驾驶可谓获得全行业最大投入的技术之一,将给交通出行带来深刻变革,包括对汽车产品的重新定义和未来商业模式的革命性改变。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认为,“自动驾驶仍处于市场创新的探索阶段,各企业的做法和认识都没有对错之分。”无人驾驶还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而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的最优路径其实相对明了。刘波对此认为,“就是要回归用户需求的‘原点’。”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
回归“原点”,意味着基于用户痛点,针对特定使用场景来进行产业化突破,比如为泊车难、交通拥堵等场景而研发的辅助驾驶技术。刘波称,“解决用户痛点,让体验来增强用户对自动驾驶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L3、L4级自动驾驶而言,量产落地面临着更大挑战。自动驾驶以安全为最高优先级,同时又受法规、技术成熟度等约束。低速交通、最后一公里代客泊车、园区定点接驳车和有限区域内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应用的四个场景。刘波认为,智能化不断进步,产品覆盖不断升级,最终带动用户体验不断升级,安全便利出行才能得以发展。
● 让用户可接受是做好融合创新的基准
“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目前,车企都在构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创新供应商体系,展开芯片、算法、数据平台、通信网络等全价值链条的合作。尽管,融合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但走向市场化过程中依然存在难点。
刘波认为,从主机厂的角度出发,如何跟合作伙伴间建立深度互信的关系非常关键。而“深度互信”又是各合作方如何携手实现产品产业化、成本高度分摊的基础,且最终要让用户可接受。
“为什么要融合?因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太宽、太难走。”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TO韦峻青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只有经历技术成熟、商业成熟、法规成熟三个阶段后方可真正推出。韦峻青称,判断如何融合,应出于如何让用户接受并享受到更好服务的思路。基于这样的观点,才有利于整个产业界的合作融合,否则都是一个“枷锁”。
● 打造“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体系架构
智能网联汽车早已超脱了单纯的交通工具产品范畴,5G、大数据、云计算、AI等高新技术将对汽车的发展和开发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用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的话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是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向前发展,就必须对其有总体的规划和设计,解决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所不能独自应付的交叉共性技术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