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大咖展开头脑风暴人工智能突破离不开物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8 15:54来源: 网络整理原标题:“人工智能突破离不开物理研究”
跨学科合作对科创突破落地有多重要?如何提升语音交互的新体验?昨天,在中关村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饶毅、欧洲专利局首席运营官格兰特·菲尔伯特(Grant Philpot)、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詹姆斯·德梅尔(James Demmel)、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驭势科技董事长兼CEO吴甘沙、寒武纪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等7名国内外科创大咖在高端对话环节围绕“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开了一场精彩激烈的头脑风暴。
前沿创新需跨学科合作
“饶毅搞脑科学,我搞人工智能软件研究,陈天石搞芯片。今天的创新一定是组合创新,一定是跨界融合。”余凯表示,在百度负责人工智能研发时,就意识到软件跟硬件的不可分割性,“人工智能突破离不开物理研究,包括量子效应,也离不开数学、统计学,甚至是神经科学。”
“跨学科的合作十分重要,我们也建立起了一个跨学科合作的生态系统。”詹姆斯·德梅尔表示,学校从事生物学方面研究的院系,也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工程学工具等。“比如在研究中植入芯片,告诉外科医生癌症是否复发。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整合,去做更好的创新。即使我们是专家,有时我们也只是了解自己领域的知识。”
专利评估迎来系统升级
“中国的专利数量和质量正在不断提升,速度非常快。专利体现了创新以及商业化的进展,在整个创新周期中非常重要。”格兰特·菲尔伯特表示,为了推动专利发展,欧洲在虚拟专利系统方面有了一些循序渐进的升级,希望为科研人员、发明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科技创新。
寒武纪已拥有上百项深度学习芯片的关键性专利。在陈天石看来,人工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架构,也是底层的。
陈天石说:“我们经常叫它垫脚石,在人工智能应用普及过程当中,芯片会逐渐进入可以影响城市的产业中。我们未来会一直做好底层贡献者的角色。”
无人驾驶还需大量时间
“你觉得哪一天可以让我们看到满街跑的汽车都是没有人开的?” 饶毅向吴甘沙问道。对此,吴甘沙表示,高难度的无人驾驶需要大量时间去打磨,提高可靠性,但在如机场、停车场、园区这样的相对简单可控的场景里,未来几年内公众将看到无人驾驶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人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
“无人驾驶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有一个大体量的发展。”付英波表示,旷视科技正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无人驾驶场景中做试点。“此外,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能在商业楼宇、园区等场景形成规模化的工程落地,比如智能安检。但是我认为未来市场前景更广阔的应该是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深度结合,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投入。”
本报记者 任敏
(责编:高星、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