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对标“隐形冠军”深挖利基市场 天准科技欲做工

发布时间:2019-10-17 04:27来源: 网络整理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分支,机器视觉近年来正迎来一轮快速发展期。7月22日,随着科创板首批25家科创企业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天准科技(688003)成为了科创板聚焦“工业人工智能第一股”。

  而对于天准科技董事长徐一华而言,则是经历了从工程师到创业者的蜕变。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辞职后,徐一华2005年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天准,甚至一度为了创业卖掉在北京的房子,2009年,徐一华正式将公司业务迁往苏州,成立了新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天准科技。2019年,正式登陆科创板。

  十年,天准科技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我们在翻阅天准科技招股书中发现,在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名单中,天准科技的竞争对手不乏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亦或是长期专注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作为一家新兴企业,天准科技在过去十年凭借对机器视觉市场的专注,成就了当前的格局,而下一个十年,对标“隐形冠军”如何挖掘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了天准科技的新征程。

  中国工业人工智能第一股

  天准科技坐落在苏州科技城内,2019年正好是天准科技来苏州的第十年,十年前跟随董事长徐一华来苏州创建天准科技的个别老员工,为了兼顾家庭与事业,仍要在北京和江苏两头跑。

  而在天准科技的工厂内,新修建的大楼快接近完工了。徐一华透露,该建筑也是天准科技的募投项目之一,工厂厂房使用目前已达到饱和状态,天准科技通过科创板募集的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包括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装备建设项目和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那么,被誉为中国工业人工智能第一股的天准科技究竟是做什么的?

  天准科技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上市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产品功能涵盖尺寸与缺陷检测、自动化生产装配、智能仓储物流等工业领域的多个环节。

  过去三年,天准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了较好的增长态势。2016~2018年,天准科技营收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

  业绩增长的背后,天准科技在公司的研发领域也加大了投入,2016~2018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742.16万元、5956.22万元及7959.78万元。研发人员也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156人增长至2018年的286人,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员工总人数保持在30%以上。

  如今,在天准科技的客户名单中亦不乏知名公司,主要客户群体覆盖消费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光伏半导体行业、仓储物流行业等各领域,包括苹果公司、三星集团、富士康、欣旺达(行情300207,诊股)、德赛集团、博世集团、法雷奥集团、协鑫光伏、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企业。

  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对天准科技的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是,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比以前更高。徐一华表示,“科创板审核各方面都比较透明严格的,科创企业的区分度还是比较鲜明的。公司上市后给客户和公众一种很强的科创认知。在供应商、人才招引等方面都能起到更好的沟通作用。”

  回顾来时路,徐一华感慨,当初将天准的业务从北京整体迁到苏州,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苏州地处长三角,毗邻上海,而目前中国机器视觉企业主要位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上述区域内的智能制造发展相对迅速,受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有较好的客户需求及人才储备,有利于区域内机器视觉企业的发展壮大,事实上,天准科技亦是得益于这一环境而迅速成长。

  创业从0到1,做产品质量的守门员

  天准科技的员工在公司里仍可以直接称呼徐一华的名,他们说徐一华不喜欢听员工喊他“徐总”,作为一名“理工男”,徐一华毕业后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这在当时原本已是一份很不错的职业。

  不过,2005年,徐一华选择了离开微软,辞职创业,聚焦的领域仍是他的“老本行”——机器视觉。

  “我是学计算机视觉出身的,当时计算机视觉只能在两个行业可以解决产业的问题,其中一个行业就是工业,还有一个行业是医学图像处理,能够解决一些产业的问题。所以学计算机视觉出身的人要么当教授、要么改行、要么在这两个行业里发展。我选择了在工业领域,像我们这种选择的非常非常少。”

  精密测量仪器是徐一华带领天准团队最早突破的一个业务板块。徐一华透露,在2005年前后,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制造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当时精密测量仪器产品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企业生产,国内企业基本是高价购买国外的产品。但是精密测量仪器的应用面非常广,可以用在工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企业的质量部门为了管控生产质量,会对产品进行抽检,而抽检的时候则需要运用精密测量仪器进行监测。故而,徐一华戏称天准科技是“产品质量的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