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智能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9-10-09 09:28来源: 网络整理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2018年,《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正式发布,为行业监管科技建设提供了顶层指导。今年9月,证监会系统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加快提升科技监管能力,推进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监管的科技化与智能化水平。
方案显示,我国证券监管科技建设的目标,在于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及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计算与实时数据分析,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和监管智能化水平,促进监管模式创新。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维护金融安全的相关精神和证监会《监管科技建设方案》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开展了科技战略规划工作。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的《上交所科技战略规划纲要》显示,上交所致力于建成国内领先的行业基础设施,打造功能强、性能优、安全可靠、自主掌控的世界一流交易系统,在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面走在全球交易所前列,实现用技术对监管、服务和内部管理等各类业务的引领。
构建新一代
科技监管平台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支持市场发展、提升监管水平为目标,结合工作发展需求,上交所正在构建新一代科技监管平台。通过聚焦发行审核、公司行为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充分利用实体画像、舆情监测、异常交易监测、财务造假识别等智能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全景看穿能力,打造智能一体化监管平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科技监管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上交所积累了哪些具体的案例?是否还有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过去的一周中,证券时报记者逐一走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技术、科创板审核、市场监察等相关业务部门,全面细致了解上交所在构建新一代科技监管平台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2004年,上交所开始数据仓库建设,2006年~2009年,重点开启第三代监察系统建设,并正式推出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国证券市场的复杂性不断提高,2015年开始,上交所着手加大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研发及咨询。2017年,党的十九大要求“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后《“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数据监控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复杂金融产品全链条、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全过程实施穿透式监管”,这些都对承担一线监管职责的交易所提出了新的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交所于2017年开始启动相关项目,随着证监会发布“监管科技3.0”并启动监管科技分析项目,直至今年,上交所大数据平台及上市公司画像系统已上线运行,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新监察系统建设。
协调推进五大重点任务
上交所各部门协同推动科技监管各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一线走访时,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上交所相关技术部门为此设立了中远期目标及具体任务。如:第一,打造下一代交易系统。分步迁移、无缝衔接现有交易系统,构建国内领先、自主可控、轻型稳定、灵活易用的新交易系统,配合及引领业务发展。
第二,建成智能一体化监管平台。推动行业数据共享,拓展监管数据来源,打造上交所智能一体化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公司知识图谱、公司画像、投资者画像、舆情监测、异常交易监测、财务造假识别等智能监管手段,提升违规线索发现能力、异动溯源预警能力、监管全景看穿能力、企业财务造假手段识别、关联方交易挖掘能力。
第三,优化交易所内部业务处理平台。建设统一的业务办理门户,提升用户体验。推进业务电子化,实现业务管理和交易管理对接、业务流程间直通对接,消除繁重易错的人工操作。提升业务运营监测能力,提供业务办理全局视图和业务大闭环校验。
第四,推出上交所移动互联终端。打造行业移动服务平台,提升上交所办公效率,赋能行业机构。建设移动业务办理平台,提升监管效率。试水移动交易平台,一站式服务特定市场参与者。
第五,提供行业基础设施服务。实现“两地三中心”,为行业提供领先的数据中心托管服务。成为行业领先的云服务供应商,帮助行业机构加强行业敏感数据保护,快速应对业务需求,节约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