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聚焦人工智能大会丨张钹院士:我们正面临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历史机遇

发布时间:2019-10-01 11:46来源: 网络整理

半岛记者 肖玲玲 吴璟

“人工智能有个特点,大家不能指望人工智能一出来就成毕其功于一役,它永远在路上,这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9月21日,在胶州举行的2019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表示,我们正面临着向第三代人工智能迈进的历史机遇。

聚焦人工智能大会丨张钹院士:我们正面临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历史机遇

张钹表示,第一代人工智能提出符号模型,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推理模型,这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的第一代模型,有优点,但是也有很大局限性。”它的优点是模仿人类,但同时其局限性也非常大。“因为最大的问题是人类的知识经验很难准确表达,这就是产生的后来人工智能冬天的根本原因。”

而“第二代人工智能,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深度学习。”张钹表示,深度学习为什么这么受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两个重大变化: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不需要预处理;性能提高很多,这就造成了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它从一定意义上有通用工具,对领域的知识要求不高,同时能够处理大数据。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语音识别,2001年它的识别率停留在80%,2016年误识率达到5.9%,达到专业速记员的水平,到了2017年,所有产品包括谷歌、微软,包括中国的讯飞、百度,用的全是深度学习。变化更大的是图像识别,在标准的图像库里面,2011年其误识率是50%,有一半认错了,但2015年就超过了人类水平。原因也是利用了深度学习。

“当然,在这两个时代,我们的研究,尤其是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对发展人工智能的困难性估计不足,对取得的成果估计也存在过高过低的偏差,不管是大数据还是深度学习,都不是人工智能的通用机。”张钹表示,也就是说第一代、第二代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必须满足多个条件。信息不完全、不确定,不是静态的环境、或者是按照确定性规律演化的,不可预测或是非单领域的,应用起来就困难重重。他表示,从应用场景着手,发现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突破点,但同时也要重视,数据驱动的方法做出来的系统有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换句话说,模式识别系统并没有达到人类认知的水平,只达到低等动物的水平,所以感知这个词翻译得非常好,感觉+知觉,低等动物只有感觉,没有认知。所以机器现在达到的水平是低等动物的水平,它可以分辨不同的物体,但是它本质上不认识这个物体。而且它非常脆弱,非常容易受攻击。

“我们现在有个新的历史机遇,就是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张钹表示,建立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理论,发展安全、可信、可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我们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就是想担负这个责任。”那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通过一个核心和两个融合:一个核心是加强基础研究,必须从理论上去突破。我们刚才讲了,深度学习,所以有这么多毛病,这个原因是它的原理开始的,它的原理就不对,不是用人类一样的原理。所以我们必须更好地去解决它,才有可能往前迈进。用的方法主要是两条:一个是多学科交叉,必须多学科交叉,跟心理学、神经科学。大家知道,第一个模型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第二个模型是神经科学家和数学家提出来的,都不是计算机的人提出来的,必须要加强学科交叉,应用结合。”

据张钹介绍,他们一共成立了十个研究中心,包括全校的18个系和学院,利用各种学科,“不光是计算机的,不光是信息领域的,也有心理学的、法律的、文学的,都参与进来。”

除了技术上的研究以外,张钹坦言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治理也是重大的问题,“在国际上要有我们的话语权,要在这个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它的发展将会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们一直强调,人工智能不像以前遇过的科学,以为某一个定理解决了,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人工智能太复杂了,我们要不断往前推进,才能使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