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车交互未来 虹软科技助力智能座舱迈入
发布时间:2019-09-26 18:46来源: 网络整理
上市刚过一个月的科创板企业虹软科技发布了一份优等的半年报。企业上半年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38.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8402万元,同比增长33.49%,毛利率小幅提升至94.73%,创历史新高。
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作为视觉AI第一股虹软还推出了视觉开放平台 ,与各个领域分享虹软的部分核心技术成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虹软对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推动。
随着旧的供应链体系逐渐远去,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迎来黄金期。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敢以及行动力,这从9月16-17日举办的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便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汽车座舱都是以机械按钮为主,整体信息显示简单、功能比较分散。近几年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向车内转移,产生了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始于中控屏,如今的中控屏已经集成了倒车影像、影音娱乐、导航等功能,成为了汽车的标配。
但这些基于传统电子信息技术的产品,显然不能满足未来汽车发展的需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及应用案例解析》报告中指出,“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行车信息,这些信息的过载会带来人机交互障碍,因此单一的智能座舱由于不能给驾驶者带来安全和智能体验,面临着强烈升级的需求。”
为此,可以发现新型的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产品。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视觉技术,业内专家预测,未来汽车上将至少将存在10颗以上的摄像头。正如虹软科技相关负责人蒿继林在大会现场的主题分享,基于这些摄像头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智能视觉技术将从不同维度探索最大的驾驶乐趣,并保障驾驶安全。 蒿继林介绍,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驾驶员、乘客身份,进而实现车辆解锁,自动调整好座椅、方向盘和后视镜的位置等功能。基于表情识别、视线追踪技术,可以完成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的检测。而利用活体检测、物体识别等技术,可以避免后排遗漏儿童、宠物及随身物品。此外,通过手势识别技术可以十分便利的实现隔空对车辆功能的控制,如调节音量、切换歌曲、控制车窗等。
除了智能视觉技术,行业人士认为,通信领域零延时的5G技术也将对智能座舱的应用场景起到极大的拓宽作用。作为5G商用元年,2019年也被看成是智能座舱走向大众化的关键性一年。接下来,产品化落地将成为智能座舱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以虹软科技为例,作为科创板首家上市的视觉AI企业,目前其已经落地了DMS(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等智能座舱产品。针对当前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都与疲劳驾驶或驾驶人注意力分散有关的现象,DMS(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可以完成疲劳检测、分心检测、各种危险动作的检测、驾驶员状态检测、乘客 身体属性、姿态以及行为分析等功能。当驾驶员出现危险驾驶时,该系统将及时预警,避免意外发生。 根据相关统计,10年前我们平均每天在车上的时间大约是60分钟,如今在上海地区,用户平均的通勤时间为86.8分钟,北京地区的通勤时间更是达到98.8分钟。随着在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对智能座舱的依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未来,智能座舱产品将是围绕人车关系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的,而智能视觉及5G技术将为它带来无限可能。
作为视觉AI第一股虹软将继续推广视觉开放平台 ,分享虹软的部分核心技术成果,助力更多企业打破技术壁垒。